抒情
咏物
哲理
情感
怀古
自然景物

赏析

这首《感遇》是明代诗人郑阎所作,通过对孤鹤的描绘,表达了对君子之德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首句“瑶台有孤鹤,脩洁仙中禽”以瑶台上的孤鹤开篇,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君子形象。接着,“本与凤鸾偶,翻为鸡鹜寻”,孤鹤原本与凤凰、鸾鸟为伴,却不幸落入鸡鸭之流,暗喻君子在世俗中的遭遇。接下来,“谷食颇自耻,松栖亦何心”,孤鹤对谷物的食物感到羞耻,宁愿栖息于松树,表现了君子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随后,“徘徊失所止,惆怅谁能禁”,孤鹤在寻找栖息之所时迷失方向,内心的惆怅难以抑制,反映了君子在社会中找不到归属感的孤独。“引领望徒侣,茫茫玄圃深”,孤鹤渴望与同伴相聚,但茫茫天地间,仿佛只有深邃的玄圃,象征着君子虽有理想,却难以实现的无奈。“徒鸣九皋远,孰赏凌空音”,即使孤鹤在广阔的天空中发出高亢的鸣叫,也无人欣赏,表达了君子虽有才华,却得不到认可的悲哀。“俯仰再三叹,凄然沾素襟”,孤鹤反复叹息,泪水沾湿衣襟,体现了对现实的深深失望和痛苦。最后,“泣玉愿一顾,投珠难至前”,孤鹤希望得到赏识,如同珍贵的玉石期待被人一顾,但又难以接近,比喻君子虽有高尚品德,却难以被世人理解。“中山未见与,直道皆徒然”,即使在中山这样的地方未曾遇见知音,坚守正直的道路也显得徒劳无功。“君子耻自献,达人甘弃捐”,君子不轻易展示自己的才华,而通达之人则愿意放弃,表达出对君子品格的尊重和对世态的深刻洞察。“衡门有遗叟,千载高其贤”,在简陋的衡门之后,有一位遗老,他长久以来的高尚品德令人敬仰,寓意着真正的君子品格将被后人铭记。整首诗通过孤鹤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君子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君子美德的赞美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