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花
咏物
赞颂
冬天的花
梅花的赞颂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千叶梅(其三)》。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高洁品格的生活态度。“接花莫接南北枝”,表现了诗人在选取梅花时的挑剔,不随便接受任何普通之物,而是追求最上乘、独特者。这里的“南北枝”暗指寻常可见,缺乏特别之处的花枝。“姑射仙人冰雪肌”,则将梅花比作仙人,形容其清纯如同冰雪一般。这不仅是对梅花外表洁白无暇的描绘,也隐喻了诗人对于高洁、超脱世俗的向往。“一尘不食自然瘦”,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便是微小之物也不会轻易接受,正如梅花本身就具有清瘦之美。这句话传达出诗人对物质欲望的克制,以及对于精神境界追求的执着。“红红紫紫糠籺肥”,这句则描绘了与梅花形成鲜明对比的其他花朵,色彩浓郁、丰满,这是对世间繁华景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清高节操的一种映照。整首诗通过梅花这一自然之物的形象,传递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的表达,同时也展现了李石特有的艺术风格。

李石

518首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