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江
仙
十
二
首
(
其
四
)
春
梦
枝
头
重
唤
觉
,
睡
情
又
近
黄
昏
。
绿
阴
如
幄
静
当
门
。
风
擎
罗
扇
艳
,
月
傍
玉
钗
温
。
晓
起
冰
肌
和
露
拭
,
茜
红
褪
后
还
存
。
晚
妆
依
旧
点
脂
痕
。
几
回
携
烛
看
,
生
恐
再
离
魂
。
写景抒情
闺怨情感
怀旧忆梦
四季秋天
赏析
这首《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梦境中的景象。首句“春梦枝头重唤觉”,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梦幻的春夜,枝头的花儿在梦中被唤醒,暗示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联系。接着,“睡情又近黄昏”一句,既表达了梦境的悠长,也暗示了梦醒时刻的临近,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绿阴如幄静当门。风擎罗扇艳,月傍玉钗温。”这几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绿叶如同帷幕般静谧地遮蔽着门户,微风轻拂着罗扇,月光温柔地映照在玉钗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夜晚景象。这里的“风擎罗扇艳”和“月傍玉钗温”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含了人物的美丽与情感的细腻。“晓起冰肌和露拭,茜红褪后还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主人公在晨曦中醒来,肌肤如冰般清新,轻轻擦拭着沾满露水的身体,茜红色的衣物褪去后,依然留下了痕迹。这里通过“冰肌”、“露拭”、“茜红褪后还存”等词,展现了清晨的清新与短暂之美,同时也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易逝。最后,“晚妆依旧点脂痕。几回携烛看,生恐再离魂。”这几句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即使是在夜晚,主人公仍然精心打扮,留下脂粉的痕迹,似乎在等待着再次相遇的可能。而“携烛看”和“生恐再离魂”则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视与对分别的恐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复杂。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梦境中的美好与短暂,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李慈铭
325首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您喜欢
望远行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一朵青山一朵愁。飞瀑泪争流。夕阳更作一天秋。谁忍上高楼。花已落,不须春。镜台交与流尘。玉颜难再是西秦。魂梦且教逐行云。命薄古如此,枉用湿罗巾。
意难忘·秋闺
清·毛重芳
霜叶惊秋,渐庭梧乱落,翠影频收。桂屏香暗锁,羌笛弄深愁。蛩语切、晚砧幽。凉月印前洲。问夜来、几分寒色,未满衾裯。盘中玉露轻浮。却和成珠泪、日为君留。纵鱼笺十幅,谁寄海西头.....
重叠金(其八)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翠桐疏雨抛珠泪。泪珠抛雨疏桐翠。愁黛远山秋。秋山远黛愁。影娥窥绿井。井绿窥娥影。红蕙晚庭中。中庭晚蕙红。
醉太平(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罗衣绣纹。帘衣翠痕。去年花底温存。又今年断魂。啼鹃送春。啼莺恨人。梨花燕子重门。剩东风二分。
醉花阴·闺情
明末清初·沈谦
西窗斜日花阴下。正梳头才罢。对镜几徘徊,未到黄昏,又把云鬟卸。屏风自掩深寒夜。剪银台灯灺。收取入香奁,狼藉春山,留待檀郎画。
雨中花慢
宋·苏轼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着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璿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雀。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莫愁曲
明末清初·屈大均
风吹杨柳花,花下莫愁家。谁驻青骢马,来邀孔翠车。新辞歌白苧,素扇映朝霞。一片秦淮月,长教照丽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