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江
红
九
首
(
其
七
)
些
子
双
鸳
,
刚
堕
地
、
猩
红
初
染
。
偏
略
透
,
人
前
消
息
。
牡
丹
芽
浅
。
半
黍
细
沾
檀
点
烟
,
一
丝
轻
熨
莎
痕
软
。
但
凤
头
、
依
约
画
裙
边
,
时
遮
掩
。
看
小
立
,
闲
庭
院
,
才
半
吐
,
情
何
限
。
似
端
相
鹦
舌
,
被
伊
偷
剪
。
点
曲
错
疑
红
豆
落
,
蹴
毬
但
见
真
珠
颤
。
便
将
他
、
春
笋
比
纤
纤
,
谁
还
欠
。
写鸟
爱情
闺怨
情感
春景
赏析
这首《满江红》的第七首,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生动的画面,通过“些子双鸳”、“牡丹芽浅”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篇“些子双鸳,刚堕地、猩红初染”,以“双鸳”象征新生的生命,猩红色调渲染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接着,“偏略透,人前消息”,透露出一种含蓄而神秘的气息,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即将发生的美好事件。“牡丹芽浅。半黍细沾檀点烟,一丝轻熨莎痕软。”这里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芽初生的娇嫩状态,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半黍大小的花苞上,沾着淡淡的烟色,如同檀香的痕迹,一丝轻柔的触感熨平了莎草上的痕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但凤头、依约画裙边,时遮掩。”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元素与女性的服饰相联系,通过“凤头”与“画裙边”的形象比喻,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某种情感的隐喻。“看小立,闲庭院,才半吐,情何限。”诗人通过观察者的眼睛,描绘了一个人在闲适的庭院中,静静地欣赏着刚刚绽放的花朵,情感的无限与花朵的美丽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世界。“似端相鹦舌,被伊偷剪。”这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朵与鹦鹉的舌头相比较,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娇嫩与脆弱,同时又赋予了它们一种被“偷剪”的命运,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无奈。“点曲错疑红豆落,蹴毬但见真珠颤。”这两句继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花朵的点点滴滴与红豆、蹴毬(古代的一种游戏)相联系,既表现了花朵的美丽与生命力,也暗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短暂与易逝。最后,“便将他、春笋比纤纤,谁还欠。”通过将花朵与春笋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它们的生机与成长的力量,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整体而言,这首《满江红》的第七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对生命、情感和存在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李慈铭
325首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古意
唐·李白
君为女萝草,妾作兔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厓。女萝发馨香,兔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中.....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