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咏物
写花
情感
酒后抒怀
风景
春季景色
悼亡
思念

赏析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景象。开篇“翠云缺处,有花光红沁”,以“翠云”形容绿树葱郁,以“花光红沁”描绘花朵在阳光下透出的鲜艳色彩,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接着,“青玉重门锁芳讯”一句,通过“青玉重门”这一形象,不仅描绘了园林的入口,也暗示了园内的幽静与神秘。“更经坛、日静药径烟深,流水里、依约棋声人影”,进一步渲染了园内的静谧氛围,药径烟深,流水潺潺,棋声人影,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瀛洲携俊侣,暂探仙源,多恐秦人笑相问”,这里借用神话传说中的瀛洲和秦人,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被外界误解或嘲笑。“酒后俯危栏,香絮濛濛,蓦云外、玉笙吹醒”,酒后的诗人站在高高的栏杆旁,看着漫天飘落的香絮,突然间,远处传来悠扬的玉笙声,仿佛将他从沉思中唤醒,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最后,“恁窣地、东风妒缃桃,又添得人间,素尘一寸”,东风嫉妒着缃桃的美丽,使得花瓣飘落,为人间增添了一抹素雅的尘埃。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洞仙歌》通过对园林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友情、时光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

李慈铭

325首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您喜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玉簪
元·刘因
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