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事
三
首
(
其
一
)
宾
江
两
岸
木
绵
飞
,
负
郭
家
家
熟
荔
枝
。
瘴
雨
蛮
烟
已
萧
瑟
,
可
堪
梅
子
欲
黄
时
。
写景
咏物
夏天
荔枝
梅子
植物
木棉
宾江
地名
场景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夏日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季节感。首句“宾江两岸木绵飞”,以“木绵”这一南方特有的植物,形象地展现了江边的景色,木绵随风飘舞,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负郭家家熟荔枝”,进一步点明了地点,描述了靠近城郊的荔枝园里果实累累,即将成熟的景象,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与期待。“瘴雨蛮烟已萧瑟”,则转入对气候的描写,瘴雨和蛮烟是南方夏季常见的恶劣天气,这里的“萧瑟”不仅指天气的阴冷,也暗示了环境的不适宜和人的感受。最后一句“可堪梅子欲黄时”,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梅子即将成熟变黄,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作者对季节变换、环境特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力。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独坐七首(其四)
明·黄衷
群山犹未解征鞍,鼓角萧萧六月寒。自笑幽人幽兴别,绕篱开遍紫鸡冠。
凤仙花
唐·吴仁璧
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五日即事和右溪韵
明·黄佐
麦风梅雨逐人来,犹有榴花照眼开。京国乍尝新角黍,庭闱还忆旧蒲杯。越山渺渺羊求径,燕树依依郭隗台。欲献重瞳丝万缕,试看云气向蓬莱。
过闽关九首(其四)
元末明初·刘基
驿路高低度岭关,兜离人语杂夷蛮。江花巧似驼茸白,山果浑如码碯般。
夏杪同诸子泛舟泊渔于布席梅园既登落霞峰试开元泉夜过宝莲寺分赋
明·何吾驺
联翩彩鹢照澄湖,试屐津涯即画图。茗接泉源师陆羽,梅非花候动林逋。游陪放客山增径,行逐疏钟路转迂。恨不尽移河畔草,为持半偈藉承趺。
五月
明·文徵明
径草侵衫色,庭梧生昼阴。时光临角黍,穑事望梅霖。习静垆薰细,醒烦茗碗深。草堂宾客散,欹枕听幽禽。
都城南有道者居名松鹤堂暇日同东平王继学为避暑之游因作松鹤联句
元·马祖常
偃云耸层霄,惊露落古雪。虬枝喜垂涧,鹭羽陋鸣垤。蟠石千岁苓,顶朱百龄血。胎禽哺春巢,乳脂凝冱节。舞盖竽籁喧,啄粒苔藓齧。玄玉熏麝煤,碧胫隘鸡桀。陟岳秦爵崇,授甲卫轩劣。沐.....
喜范兰亭至
清·李锴
六月荒林乳燕飞,相看相伴两忘机。孤琴别鹤馀音远,秋水芙蓉往思违。云壑久?埋马骨,巾车何意驻柴扉。情深为贳前村酒,转醉空山老布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