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李
似
之
秋
居
杂
咏
十
首
(
其
六
)
取
饭
遣
化
人
,
散
花
有
天
女
。
维
摩
一
方
丈
,
安
用
室
百
堵
。
况
我
麋
鹿
姿
,
本
非
冠
冕
伍
。
脱
身
归
梁
溪
,
蓑
笠
钓
烟
雨
。
结
交
有
风
月
,
扫
念
无
寒
暑
。
巨
盗
傥
削
平
,
此
志
良
自
许
。
抒情
田园
写景
秋节
怀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纲在秋日里隐居生活的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首句“取饭遣化人,散花有天女”,以化人取饭、天女散花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诗人与世俗的疏离,以及对神秘、美好的向往。接着,“维摩一方丈,安用室百堵”运用对比手法,将维摩诘的简陋小屋与世俗的豪华大宅进行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漠,更倾向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况我麋鹿姿,本非冠冕伍”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个性与追求,他自比为自由自在的麋鹿,不愿与权贵阶层为伍,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坚持。“脱身归梁溪,蓑笠钓烟雨”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烟雨中垂钓,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结交有风月,扫念无寒暑”则点明了诗人的社交方式和心境状态,与风月为伴,心灵不受季节更替的影响,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最后,“巨盗傥削平,此志良自许”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的忧虑,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内心的坚定,即使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坚守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李纲在秋日里隐居生活中的独特情感和哲学思考,表达了对自由、自然、超脱世俗的向往与追求。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