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泊
苍
梧
有
感
常
诵
苍
梧
云
正
愁
,
岂
知
理
棹
此
间
游
。
火
山
冰
井
旧
传
有
,
桂
水
藤
江
相
合
流
。
念
远
心
如
嘶
北
马
,
踰
年
行
遍
峤
南
州
。
重
华
一
去
不
复
返
,
怅
望
九
疑
空
白
头
。
怀古
写景
地点
抒情
思乡
九疑山
苍梧
赏析
这首诗名为《晚泊苍梧有感》,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停泊在苍梧时的感慨与思绪。首联“常诵苍梧云正愁,岂知理棹此间游”,诗人以“愁”字开篇,表达了对苍梧云雾缭绕景象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忧愁。接着“岂知理棹此间游”一句,转折出意料之外的旅行,似乎在说,自己并未预想到会在此地泛舟,流露出一种意外和惊喜。颔联“火山冰井旧传有,桂水藤江相合流”,描述了苍梧地区的自然景观,火山与冰井并存,桂水与藤江交汇,展现了这一带独特的地理风貌,也暗含了自然界中冷暖、动静之间的对比与和谐。颈联“念远心如嘶北马,踰年行遍峤南州”,诗人将自己思念远方的心比作嘶鸣的北马,表达了对远方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踰年行遍峤南州”则说明了诗人长时间在岭南地区游历,足迹遍布,体现了其对这片土地的深入了解和情感投入。尾联“重华一去不复返,怅望九疑空白头”,诗人借用了舜帝南巡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舜帝曾巡游至苍梧之地,而今却已逝去,无法再返回,诗人怅然若失,望着九嶷山(传说中舜帝葬地)而白发苍苍,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