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思乡
友情
悼亡
写兄弟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仲辅和寄送季弟诗复次韵寄之(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之情。首联“新诗寄远慰南冠,坠露遥知饮木兰。”以“新诗”寄托对远方弟弟的慰藉,比喻弟弟如同被囚禁的南冠,而诗人通过诗歌传达了对他的关心与安慰。接着,“坠露遥知饮木兰”则以自然界的露水遥望木兰花,象征诗人虽身在异地,但心系弟弟,如同露水对木兰的深情凝视。颔联“素爱少游乘下泽,尚怜子美缚微官。”运用典故,提到苏轼(少游)乘舟出游,杜甫(子美)虽官微却心系国家,以此来表达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情感与期望。无论是乘舟出游还是官微心忧,都体现了诗人对弟弟的爱护与理解。颈联“遭罹贝锦如吾少,漂泊兵戈见汝难。”将自己与弟弟的经历进行对比,如同遭遇贝锦(一种织物)的束缚,比喻生活中的困境与束缚,同时也表达了对弟弟在战乱中漂泊的同情与担忧。尾联“华发比年老兄弟,相思对案不能餐。”点明了诗人与弟弟年岁渐长,相思之情难以自抑,即使面对饭桌也无心进食。这一句深刻地描绘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因分离而产生的思念之苦。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远方弟弟的思念与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