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虞
公
明
察
院
岧
峣
古
城
隅
,
下
为
凤
凰
池
。
凤
去
不
复
返
,
池
水
空
涟
漪
。
傍
有
幽
人
庐
,
松
竹
森
四
围
。
结
构
极
爽
垲
,
借
问
居
者
谁
。
先
生
闻
道
久
,
昨
自
海
上
归
。
食
枣
大
如
瓜
,
定
曾
见
安
期
。
不
知
修
何
术
,
能
夺
造
化
机
。
金
鼎
灿
含
葩
,
玉
池
滟
生
肥
。
颠
倒
出
龙
虎
,
腾
降
分
坎
离
。
行
年
五
十
馀
,
气
貌
如
婴
儿
。
馀
暇
付
图
史
,
不
废
酒
与
诗
。
高
堂
会
宾
友
,
落
笔
风
雨
驰
。
戏
事
聊
复
尔
,
一
笑
初
何
为
。
悬
知
广
成
子
,
千
岁
形
不
衰
。
顾
我
抱
迂
拙
,
与
世
真
相
违
。
徒
欲
睎
骥
騄
,
曾
未
窥
藩
篱
。
寓
居
迩
函
丈
,
数
造
董
公
帷
。
愿
闻
众
妙
门
,
成
此
一
段
奇
。
胡
为
久
闭
拒
,
客
至
辄
围
棋
。
归
隐
志
已
定
,
后
会
知
何
时
。
铭
心
誓
相
学
,
发
药
幸
教
之
。
他
年
倘
有
得
,
同
驾
云
中
螭
。
写景抒情
赞颂友情
抒情寄意
寄隐之志
山水田园
怀古励志
读书惜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和修行,以及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首句“岧峣古城隅,下为凤凰池”以壮丽的古城和下方的凤凰池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接着,“凤去不复返,池水空涟漪”暗示了隐士的超然物外,如同凤凰般远离尘嚣,留下一片宁静。“傍有幽人庐,松竹森四围”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清雅与自然之美。接下来,“结构极爽垲,借问居者谁”则引出对隐士身份的好奇,通过询问的方式,增加了故事的悬念感。“先生闻道久,昨自海上归”揭示了隐士的来历和修为,他似乎有着深厚的道家学识,并且从海上归来,可能经历了一番修行或历练。接着,“食枣大如瓜,定曾见安期”通过夸张的描述,进一步强调隐士非凡的经历和见识。“不知修何术,能夺造化机”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神奇能力的赞叹,似乎在说他掌握了某种超越自然的力量。接下来,“金鼎灿含葩,玉池滟生肥”描绘了隐士修行的场景,金鼎和玉池象征着高深的法器和修行的场所,而“颠倒出龙虎,腾降分坎离”则暗示了隐士通过修炼达到了与天地合一的境界。“行年五十馀,气貌如婴儿”是对隐士外在形象的赞美,尽管年过半百,但其精神状态和气质却如同孩童一般纯净无邪。接下来,“馀暇付图史,不废酒与诗”表明隐士在闲暇之余,既研读经典,也享受生活,体现了他生活的丰富性和平衡性。“高堂会宾友,落笔风雨驰”描绘了隐士与朋友聚会时的豪放与才情,通过“风雨驰”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文采飞扬。接下来,“戏事聊复尔,一笑初何为”则是对聚会情景的轻松描述,暗示了其中的欢愉和自在。“悬知广成子,千岁形不衰”表达了诗人对隐士长寿和不老的期待,将隐士比作传说中的广成子,寓意其修为深厚。最后,“顾我抱迂拙,与世真相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世隔绝、不善应世的态度,以及对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隐士的高洁形象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敬仰之情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修行体验、友情聚会等多个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故人过访
元·廖大圭
七尺长身卧故庐,日斜起坐对残书。几人岁晚能相问,一榻山中独久虚。好客新秋来杖屦,小窗暮雨共盘蔬。相看道义有真乐,万事悠悠总不如。
赠方矩之
元·张仲深
化城尽属利名场,门外三车日日忙。自畏简书为府史,故知文字重经王。天华晓雨苍云湿,贝叶翻风白昼香。江海红尘一千丈,静边心地自清凉。
寄杨隐岩二首(其一)
宋·萧立之
终日垂帷一卷书,隐岩名字满江湖。何时见子华阴道,拍手西风下蹇驴。
林泉诗卷
明·庄昶
谁能一日忘天下,高枕青山白发深。凤鸟河图终此梦,白云流水亦何心。明良契合从天地,孔孟行藏自古今。俯仰百年供抱膝,不须閒起卧龙吟。
贺新郎·郑师许自北流萝村来书,并题双树居词,依韵奉答。书云:近熟读辛苏调,已和贺新郎全部,故及之
清·杨玉衔
何处容吾钓。况年来、虫天尘劫,支鸿孤矫。沽酒典衣聊作达,我大乾坤自小。呼牛马、从人嘲笑。尝惯风波蓬梗味,细思量、毕竟无家好。游傍海,狎鸥鸟。别来霜鬓知多少。喜见说、豪情胜.....
晦亭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东海穷诗客,西风古驿亭。发从残岁白,山入故乡青。世事徒三窟,儿童且一经。丁宁速赊酒,煮栗试沙瓶。
朱勿轩明府量移永兴赋诗见招,依韵和答
清·刘天谊
自天吹下凤鸾声,车笠寻盟到鲰生。旅馆无忘同布被,诗筒尚记叩柴荆。江山秀丽洵称甲,蒲柳衰姿讵问庚。久拟壮游艰胜具,披图权当越中行。
赠子固舍人(其一)
宋·释道潜
文章炜烨动当时,隽乂虽多不并驰。解激颓波旋往古,独怜夫子抱青规。山川淑气真能感,宇宙雄名岂浪垂。未信长途老天马,行看蹴踏上瑶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