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夜
有
怀
二
首
(
其
二
)
坐
失
金
汤
险
,
摇
摇
翠
盖
飞
。
空
闻
八
骏
御
,
不
见
六
龙
归
。
天
地
干
戈
满
,
潇
湘
鸿
雁
稀
。
汉
宫
秋
夜
月
,
依
旧
照
彤
闱
。
写景
秋景
怀古
抒情
情感
思乡
汉宫
宫怨
天地
鸿雁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秋夜有怀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战乱纷飞、国家动荡不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定的深切渴望。首句“坐失金汤险”,以“金汤”比喻坚固的城池或险要的地势,暗示国家失去了防御的有利条件,局势危急。接着,“摇摇翠盖飞”描绘了战乱中宫廷的动荡,翠盖象征着皇帝的仪仗,飞动则表现了局势的不稳定和混乱。“空闻八骏御,不见六龙归。”八骏和六龙分别指传说中的神马和古代帝王的车驾,这里通过对比“闻”与“见”的缺失,表达了对帝王和国家安宁的怀念与期盼,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状况的无奈与失望。“天地干戈满,潇湘鸿雁稀。”干戈满天象征战争遍布,潇湘之地本是宁静之地,如今鸿雁稀少,意味着人们流离失所,家园破败,生灵涂炭。最后,“汉宫秋夜月,依旧照彤闱。”以汉宫的秋夜月光,反衬出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月光依旧明亮,但照亮的却是彤闱(皇宫)的荒凉与凄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定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