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林
道
中
二
首
(
其
二
)
时
危
远
谪
堕
南
峦
,
犹
在
乾
坤
覆
载
间
。
瘴
雨
岚
烟
殊
气
候
,
玉
簪
罗
带
巧
溪
山
。
桄
榔
叶
暗
伤
心
碧
,
踯
躅
花
开
满
目
斑
。
惟
有
月
华
依
旧
好
,
清
辉
应
与
照
云
鬟
。
写景
山水
写花
抒情
咏物
季节
夏天
地点
桂林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桂林道中二首(其二)》。诗人在危难之际被贬至南方,却依然心怀天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坚守。首句“时危远谪堕南峦”,描绘了诗人被贬至南方的艰难境遇,虽身处险境,但“犹在乾坤覆载间”一句,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接着,“瘴雨岚烟殊气候,玉簪罗带巧溪山”两句,通过对比南方特有的气候与山水之美,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桄榔叶暗伤心碧,踯躅花开满目斑”则进一步描绘了南方独特的植物景观,桄榔树的叶子在碧绿中透露出一丝哀愁,而满眼的踯躅花则以斑驳的颜色映入诗人的眼帘,这些细节描写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最后,“惟有月华依旧好,清辉应与照云鬟”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夜空,月光如旧,温柔地照亮着云鬓,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中美好事物的寄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