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
滋
道
中
四
围
山
色
里
,
天
气
半
阴
晴
。
野
草
有
生
意
,
幽
禽
多
好
声
。
炊
烟
茅
屋
接
,
流
水
小
桥
平
。
最
喜
民
风
古
,
机
丝
轧
轧
鸣
。
写景
山水
田园
咏物
抒情
赞美
动物
亲情
离别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松滋道中的所见所闻,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乡村画面。首句"四围山色里",以山色环绕的环境烘托出道路的幽深与静谧。"天气半阴晴"则暗示着气候宜人,光影斑驳,给旅途增添了几分变化和趣味。"野草有生意",通过描述野草的茂盛和活力,传达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幽禽多好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鸟儿的鸣叫声增添了生动的音响元素。"炊烟茅屋接",茅屋升起的炊烟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融合,呈现出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和谐。"流水小桥平"则描绘了一条平静的小溪和横跨其上的小桥,构成了一幅宁静的水乡图景。最后两句"最喜民风古,机丝轧轧鸣",表达了诗人对淳朴古风的赞赏,以及听到村民们手工纺织时机械发出的轧轧声,这种声音在诗人听来更显得亲切和质朴,充满了生活气息。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滋道中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