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怀古
节日
春节
写白发
感叹时光
写自己境遇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文廷式的《辛丑元日试笔(其一)》,诗人以个人的流放生涯为背景,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谪籍栖迟久”揭示了诗人的贬谪生活持续已久,流露出无奈与落寞。次句“颓波感慨频”则借江水的颓波比喻世事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频繁的感慨显示出内心的激荡。“新年增白发”一句,新年到来之际,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增添了白发,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人生老去的悲哀。接着,“故国满青磷”用青磷比喻故乡的景象,可能寓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和亡国之痛,画面凄凉。“星朗空江夕”描绘了一幅夜晚星空下空旷江面的景象,虽宁静却也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而“花秾小槛春”又转而写春天的小栏杆边繁花盛开,试图在愁苦中寻一丝生机,但终究难以掩盖内心的苦涩。最后两句“迂生谋已拙,窥管验钩陈”,诗人自嘲生计无门,连观察天象的简易方法也无法准确预知未来,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世事的悲观。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遭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复杂心境。

文廷式

164首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芸阁,号纯常子、罗霄山人等,江西省萍乡市城花庙前(今属安源区八一街)人,清咸丰六年丙辰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时(公元1856年1月21日)生于广东潮州,成长于官宦家庭,为陈澧入室弟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词家、学者,在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反和,并积极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1898年戊戌政变后出走日本。1904年逝世于江西萍乡。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除夕
宋·陆游
六圣涵濡作幸民,明朝七十八年身。门前西走都城道,卧看无穷来往人。
清明
金·麻九畴
村村榆火碧烟新,拜埽归来第四辰。城里看家多白发,游春总是少年人。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清·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岭外守岁
唐·李福业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