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
雪
煎
茶
戏
作
(
其
二
)
蟹
眼
初
翻
颗
颗
珠
,
斟
来
香
色
味
皆
殊
。
《
茶
经
》
但
著
人
间
品
,
识
得
天
河
一
派
无
。
山水
写雪
写意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煮茶时的细节和诗人对茶的品味。"蟹眼初翻颗颗珠"形象地比喻茶水初沸时如蟹眼般的小气泡,晶莹剔透,犹如珍珠滚动,展现了煮茶过程中的生动画面。"斟来香色味皆殊"进一步强调了茶的香气、色泽和口感的独特性,暗示每一杯茶都蕴含着不同的韵味。诗人接着引用《茶经》,这是唐代陆羽所著的茶学经典,表明他对茶艺有着深厚的了解和对茶品质的高要求。他指出,《茶经》虽然列出了众多的人间茶品,但他认为真正重要的是能领略到茶中蕴含的自然之味,如同银河源头的清澈与深远,超越了世俗的分类和评价。整首诗通过煮茶的细节和对《茶经》的引述,表达了诗人对茶的热爱以及追求茶道精髓的意境,体现了清朝文人对茶艺的崇尚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题王煮石推篷图
元末明初·钱宰
粲粲晴林截素霓,梦回何处觅新题。画檐压槛江南屋,短棹推篷雪后溪。落月欲分花上下,春风不隔树高低。何当一见冰霜表,放棹孤山烟水西。
宁化白水砌甲子春
宋·黄大受
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赤城吕徽之博闻强识宋亡遂晦不仕一日大雪中至巨家易谷立堂下久之堂东偏众客方咏雪有分韵得蝶字者艾思不就徽之不觉失笑咸诘之曰汝何笑曰吾欲用滕王蛱蝶事耳众客皆惊阴知其为徽之也延之坐不可欲赒以谷辞既去使人尾之至其居地极幽阻及雪霁候焉荆扉竹屋不蔽风雨见桶中坐一妇人盖其妻也问徽之所在曰出捕鱼矣得于溪上具言所以来之意曰诸子可少留乃换酒共饮返宿道傍大楼下主人怪舆马之盛因言其状主人亦不知有徽之也明日求之则已迁居矣徽之尝与陈刚中相过于道刚中下驴揖遂问乘驴故事各举一事至四十事而刚中止矣徽之曰吾尚记某事出某书凡三十端后不知所终因赋一绝云
明·贝琼
空山积雪深一尺,车马何来野老疑。溪上捕鱼归换酒,更无人识吕徽之。
太一湫
金·杨云翼
四崖环抱镜光平,数亩澄泓石底清。寒入井头千丈雪,净涵嵓际一天星。傍人争出鱼依势,衔叶飞来鸟护灵。日日东风送潮出,只应绝顶透沧溟。
夜饮归戏作
宋·赵孟坚
夜雪合三更,昆崙兵密渡。常时喜慨谈,此夕若亲睹。杯行数已长,谈辩气掀举。微酣上篮舆,迢迢向归路。出门林尽白,飞雪正零舞。苦寒嗟仆夫,鳖跛良窘步。北风恶打头,灭烛失四顾。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