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
丑
五
月
十
四
日
叛
苗
陷
石
阡
叔
兄
巷
战
死
节
余
亟
负
母
逾
垣
出
馀
人
从
之
既
闻
贼
将
至
全
家
投
署
后
荷
池
中
贼
相
谓
曰
严
太
守
清
官
眷
属
不
可
犯
也
遂
得
免
贼
退
后
奉
母
旋
里
途
中
纪
事
(
其
一
)
边
城
从
古
叹
孤
悬
,
忽
见
军
烽
照
义
泉
。
狭
巷
短
兵
相
接
战
,
亲
闱
永
诀
敢
图
全
。
衔
须
温
序
忠
魂
在
,
食
肉
班
超
壮
志
捐
。
恨
乏
兰
台
修
史
笔
,
《
国
殇
》
犹
待
杀
青
编
。
悼亡
战争
抒情
记事
赏析
这首清代严永华的诗《乙丑五月十四日叛苗陷石阡叔兄巷战死节余亟负母逾垣出馀人从之既闻贼将至全家投署后荷池中贼相谓曰严太守清官眷属不可犯也遂得免贼退后奉母旋里途中纪事(其一)》描绘了战乱中的家庭悲剧和忠诚牺牲。诗中通过"边城孤悬"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荒凉与孤立,"军烽照义泉"则象征着战争的突发和英雄主义的显现。"狭巷短兵相接战"直接描述了巷战的激烈,"亲闱永诀"表达了对亲人的生死离别,显示出诗人对家国之情的深沉。"衔须温序忠魂在"是对英勇牺牲者的赞美,"食肉班超壮志捐"则是借典故表达兄长的壮志和忠诚。最后两句"恨乏兰台修史笔,《国殇》犹待杀青编"表达了诗人对无以记录这段历史的遗憾,以及对能够将烈士事迹载入史册的愿望,体现了对亡者深深的敬仰和对历史公正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清末战乱时期普通人家的坚韧与悲壮,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记忆。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中书耶律公挽词
元·曹之谦
虎啸龙兴际,乘时自有人。风云开惨淡,天地入经纶。忽报台星坼,仍传薤露新。斯民感无极,洒泪叫苍旻。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昭德皇后挽歌词
唐·白居易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