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隐
君
送
苦
瓜
并
诗
和
韵
谢
之
沈
约
耽
诗
太
瘦
生
,
青
门
又
作
苦
瓜
行
。
谁
知
谷
口
酸
相
似
,
反
恨
蜂
饴
不
世
情
。
咏物
写景
情感
友情
怀古
写瓜
苦瓜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廷鹄所作的《蔡隐君送苦瓜并诗和韵谢之》。通过“沈约耽诗太瘦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深情投入与自我牺牲精神的描绘,沈约因沉溺于诗歌创作而显得过于消瘦的形象,寓意着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与献身。接着,“青门又作苦瓜行”一句,以苦瓜的苦涩比喻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态度。接下来,“谁知谷口酸相似”,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苦瓜的苦味与谷口的酸味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最后,“反恨蜂饴不世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人情冷暖的感慨,认为即便是蜜蜂的甜蜜也难以完全代表人间的真情,流露出一种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苦瓜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情感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触及了更广泛的人生哲学,引人深思。
郑廷鹄
66首
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