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鹿
咏史怀古
山水
读书
赞美
怀才不遇
对比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咏史(其四)庞德公》诗,通过描绘庞德公在鹿门山自由游憩的情景,表达了对庞德公超脱世俗、不以功名为意的高尚人格的赞美。首句“鹿门佳处恣游遨”,描绘了庞德公在鹿门山的惬意生活,鹿门山作为隐逸之地,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境界。庞德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游历,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次句“谁识沈冥一世豪”,则进一步强调了庞德公的非凡之处。在世人眼中,他或许只是隐居山林的普通隐士,但其实他内心深藏着超越常人的智慧与豪情。这里使用“沈冥”一词,既指庞德公隐居山林,也暗含其深邃的思想和不凡的气度。后两句“莫把功名论出处,卧龙终让德公高”,是对庞德公人格的高度评价。诗人认为不应仅从功名的角度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真正的伟大在于内心的修为和道德的高度。这里将庞德公比作“卧龙”,即诸葛亮,暗示庞德公虽未显赫于世,但其道德品质之高,堪比历史上的贤能之士。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庞德公深沉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庞德公生活的描绘和对其人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张养浩

100首
汉族,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夏日高封部过余读书处
明·左国玑
野人避徵书,不受朝簪扰。忽弃紫金鱼,来寻白鸥鸟。夷门城东甘隐居,蓬草不见谈玄庐。皆云管乐能龙卧,谁识虞卿亦著书。炎天尔跨青骡走,何意敲门访巢叟。入林一笑草堂开,习习凉飙吹.....
滇阳病起(其一)
明·程本立
书签药裹客窗间,一月吟成病里闲。日日相看好颜色,人情谁得似青山。
庸山诗为张庸庵赋
清·曹禾
安石揪枰陆羽茶,辋川山色镜湖花。尊前风月应无价,日草新诗付酒家。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明·朱谏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大司马刘公宅翰林诸寮修瀛洲之会限韵得诗四首(其四)
明·严嵩
烹茶烧竹坐谈经,正爱清香满户庭。赖有琴觞能遣俗,都无案牍可劳形。上林梧竹栖群凤,东壁文章纪二星。他日汉家麟阁上,愿期勋业在丹青。
木鹿寺经园
清·和瑛
华夏龙蛇外,天西备六书。羌戎刊木鹿,儒墨辨虫鱼。寺建青鸳古,经驮白马初。何如苍颉字,传到梵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