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边塞
励志
情感
送别

赏析

这首诗《赠吴均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萧子云所作,通过对“健少年”的描绘,展现了对勇敢与忠诚的颂扬。首句“欲知健少年”,开篇即点明主题,引出对“健少年”的赞美。接着,“本来最轻黠”一句,看似矛盾地描述了少年的轻盈与机智,实则强调了其敏捷与聪明,为后文的英勇行为埋下伏笔。“绿沈弓项纵,紫艾刀横拔”两句,生动描绘了少年手持绿沈弓和紫艾刀的形象,弓箭的释放与刀的拔出,不仅展现了其武艺高强,更暗示了他随时准备战斗的姿态。这里通过色彩的对比(绿与紫),增添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寓意着少年的勇猛与决心。“谁持命要宠,宁知敌可杀”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他或许是为了使命与荣誉而战,而非仅仅为了个人的宠爱或利益。这种无私的精神,使得他对敌人充满决绝,展现出一种无畏的勇气。最后,“有功终不言,明君自应察”表达了对少年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品质的赞扬。即使他立下赫赫战功,也并不张扬,相信英明的君主自然会洞察他的贡献。这不仅是对少年品格的肯定,也是对公正与智慧的君王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勇敢、忠诚与无私精神的崇高敬意,是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