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
丹
四
首
(
其
四
)
牡
丹
愁
为
牡
丹
饥
,
自
惜
多
情
欲
瘦
羸
。
浓
艳
冷
香
初
盖
后
,
好
风
乾
雨
正
开
时
。
吟
蜂
遍
坐
无
闲
蕊
,
醉
客
曾
偷
有
折
枝
。
京
国
别
来
谁
占
玩
,
此
花
光
景
属
吾
诗
。
写花
咏物
赞美
情感
思乡
地点
城市
四季中的春天
节令的夏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牡丹的诗,通过对牡丹的情感寄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自我情感的宣泄。开篇“牡丹愁为牡丹饥”及“自惜多情欲瘦羸”,诗人以牡丹自喻,表现出对自己才华或境遇的担忧和自我怜悯之情,似乎在表达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着“浓艳冷香初盖后,好风乾雨正开时”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牡丹盛放的景象,以及春日良辰美好的气候。这里的“初盖后”指的是花瓣刚开始张开,“好风乾雨”则是形容春天和煦的风和适时的细雨,都是植物生长的最佳条件。第三句“吟蜂遍坐无闲蕊,醉客曾偷有折枝”,诗人通过蜂舞花间、游子折枝的情景,表现了牡丹的吸引力以及人们对之的喜爱。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外界干扰和不识时宜者的无奈。最后,“京国别来谁占玩,此花光景属吾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和文化传统的自豪与归属感。在这里,牡丹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是他用以表达个人情怀和艺术创作的载体。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艺术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化中对美好事物的高度评价和审美趣味。
薛能
320首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猜您喜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