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夜
四
时
歌
红
闺
沃
冶
颜
,
与
春
相
骀
荡
。
山
林
多
奇
采
,
明
朝
船
好
放
。
三
伏
无
盛
妆
,
香
巾
拭
玉
面
。
乘
凉
见
明
月
,
似
郎
合
欢
扇
。
清
露
凝
如
玉
,
明
月
皎
如
烛
。
何
处
来
妙
香
,
吴
姬
解
袿
襡
。
暖
屋
红
地
垆
,
四
角
辟
邪
香
。
纤
手
不
知
冷
,
剪
綵
斗
新
妆
。
写景抒情
四季写景
闺怨
美女
女性活动
赏析
这首《子夜四时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风情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夏日的种种活动和情感体验。首句“红闺沃冶颜,与春相骀荡”,以“红闺”点明女子所居环境的华美,与“春”字相呼应,暗示了季节的温暖与生机。女子的容颜如同春天般娇艳动人,与自然界的美好和谐共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山林多奇采,明朝船好放”两句,转而描绘了女子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山林中的奇花异草,激发了她探索自然、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而“明朝船好放”则预示着她将乘船出游,去追寻心中的那份宁静与自由。“三伏无盛妆,香巾拭玉面”描绘了女子在酷热夏日里的清爽装扮,她不需浓妆艳抹,仅以香巾轻轻擦拭,便能保持肌肤的清新与光泽。这不仅体现了女子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她对简约生活的追求。“乘凉见明月,似郎合欢扇”一句,将女子与月亮的相遇比作与心爱之人共享的甜蜜时刻,月亮如同合欢扇,为她带来清凉与愉悦。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既表达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流露出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清露凝如玉,明月皎如烛”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清露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明月则如同蜡烛般明亮照人,营造出一种既清雅又温馨的氛围。“何处来妙香,吴姬解袿襡”则引入了一丝神秘与浪漫。妙香从何而来?是吴地女子带来的独特香气,还是某种难以言喻的美好情感?这一问,增添了诗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若有若无的香气,以及背后蕴含的故事。最后,“暖屋红地垆,四角辟邪香”描绘了室内温馨舒适的场景。暖屋中铺着红色的地炉,四周弥漫着辟邪香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祥和的气氛。女子在这里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无论是物质上的舒适,还是精神上的满足,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纤手不知冷,剪綵斗新妆”则以女子的手工活动收尾,她用纤细的手指剪裁彩色的布料,为自己或他人制作新装。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女子的巧手与创造力,也象征着她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美与个性化的态度。整体而言,《子夜四时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夏日里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切感受与美好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高凉杂诗十首(其五)采葛妇
明·郑学醇
春深谷口共腰镰,芒刺时忍玉手纤。谁信吴王宫宴罢,梦回犹惜夜厌厌。
宫词(其四十七)
宋·杨皇后
日日寻春不见春,弓鞋踏破小除芸。棚头宣入红妆队,春在金樽已十分。
别青州妓段东美(其二)
唐·薛宜僚
阿母桃花方似锦,王孙草色正如烟。不须更向沧溟望,惆怅欢情恰一年。
杂曲歌辞·秋夜曲
唐·王涯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曾缮部省中夜再赋一绝
明·黎民表
竹下少行尘,诗篇入夜新。黄花虽满径,不是倦游人。
银河吹笙
唐·李商隐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艳词十七首(其八)
明·谢与思
梅蕊初含岭路香,天南迢递损柔肠。旗亭压酒行堪换,愁尔宵寒问鹔鹴。
昭君怨·春闺
清·沈榛
春色今年偏早。窗外杏花开了。无语倚阑干。耐轻寒。可奈愁人时候。泪脸红如晕酒。午梦蓦然惊。恨啼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