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咏物
写景
写竹
夏天
食物
村居生活
摘笋
劳动
自然

赏析

这首清代李符的《尾犯·笋》描绘了一幅秋雨中竹林的清新景象。"竹秋小雨"开篇,营造了湿润宁静的氛围。"早苔痕青坼,玳尖微露",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竹笋在秋雨滋润下悄然破土而出的情景,苔藓的痕迹与竹尖的嫩绿相映成趣。"参差渐过墙西角",写出了竹笋生长的动态过程,它们逐渐越过墙头,引人遐想。"记衔蝉埋处",暗示了竹笋生长的地方曾是蝉鸣之地,增添了诗意。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竹笋的喜爱,希望它不要挡住山客的行径,体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玉束嫩含芳乳",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的洁白和清香,"汲泉烹出翠釜"则写出用泉水烹煮竹笋的雅致。诗人回忆春天燕子飞过,直至清明时节,都与竹笋相伴,如今则是新豆与竹笋同煮,生活气息浓厚。"蚕事阑时",暗示季节更迭,农事结束,村中的竹笋成为丰收的象征。"短筠捎树",描绘了竹笋茂盛的姿态,而"拾烟箨、待制轻鞋,挑鞭重踏寒圃"则流露出诗人期待亲手采摘竹笋,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笋从生长到采摘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即事
明·苏仲
景入朱明物候丰,杖藜扶我看花丛。暗窥黄雀依林蜢,啄破鹪鹩捲叶虫。萱草傍池花淹露,芰荷出水叶迎风。心闲便觉全无恙,况在乾坤浩荡中。
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清·郑文焯
一半梅黄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閒云高鸟共身轻。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次韵石东滹都宪咏台中松竹二首(其二)
明·顾清
抚遍檐松偃蹇枝,小窗惊见玉参差。却看尘土无容地,似与琴尊有素期。声散午风醒客梦,影分凉月动吟髭。虞庭正议箫韶事,莫遣伶伦左右知。
啜冰
明·孙传庭
谁将玉斧伐凌阴,片片清凉似客心。顿使当筵无暑气,宁须到吻失烦襟。月回汉殿金茎浅,天入峨眉白雪深。岂有热肠消不得,独馀清兴满瑶琴。
新笋成竹
宋·宋祁
雨町犀株突,阳皋锦槊攒。窍均轩世律,皮解汉廷冠。冉冉生能直,萧萧意自寒。翠云舒作叶,碧血染为竿。梢弱烟方定,筠浮粉未乾。抛阴照流水,迸节犯朱栏。会待翔鹓集,非缘戏马残。林.....
次韵答菊庄汤伯起
宋·武衍
数弓蔬地一方池,吾爱吾庐祇自知。芦碧补交杨柳缺,柽红搀上藕花迟。翠阴围合疑无日,凉意萧骚剩有诗。君欲重来须更待,嫩烟浮动晚晴时。
题王元章梅竹卷次祝鸣和
明·顾璘
画家妙品古亦稀,高人每号无声诗。浅夫拈笔率信意,岂解盘薄凝深思。聊希形似即满意,难与神化论等次。子乔老仙烟霞骨,劂出心肝洗尘俗。身化西湖一树冰,气吞湘岸千竿玉。映缣姿态斗.....
墨竹
明·邵宝
旧稍新叶绿毵毵,四十分中已得三。刚道清阴犹未遍,径边时有客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