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写木
抒情
怀古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昔日友人的记忆和现实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急迫感。“昔君错畦畤”一句,设定了一种过去时光中的友谊情景,其中“错”字形容朋友之间的交错相遇。“东土有素木”,则是说诗人所在之地有一颗纯净无暇的树木,这里的“素木”象征着高洁和纯粹。接下来的“条柯不盈寻,一尺再三曲”进一步描绘了这种高洁事物的特性。这里的“条柯”可能指的是树枝或树干,而“不盈寻”则表明其长度有限;“一尺再三曲”则形容它虽然短小,却有着复杂曲折的线条,这也许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比喻。“隐生寘翳林,倥偬自迫速”中的“隐生”,可能意味着诗人的生活状态或精神追求;“寘翳林”则是一种环境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深邃和遮蔽感;而“倥偬自迫速”,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表达了诗人急迫寻找那份高洁和宁静的心情。最后,“得托芳兰苑,列植高山足”中,“得托”意味着得到依托,而“芳兰苑”象征美好而芬芳的事物;“列植高山足”,则是将这种美好的东西种植在高远的山巅之下,这既可理解为诗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也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总体来说,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内心宁静和高洁的情怀,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

刘桢

26首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