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
画
连
雨
溪
涨
丈
馀
雨
霁
水
落
喜
而
赋
诗
二
首
(
其
二
)
月
挂
楼
钟
晓
,
风
生
岛
树
秋
。
林
疏
山
献
状
,
池
漫
水
分
流
。
鹊
喜
如
窥
牖
,
鸥
驯
亦
并
舟
。
一
声
何
处
笛
,
莫
遣
碧
云
留
。
写景
秋景
动物(鹊
鸥)
声音
笛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溪水暴涨,雨停后水位下降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和谐之美。首句“月挂楼钟晓”,以月挂于天际,暗示清晨时分,楼钟报晓,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风生岛树秋”一句,风吹动岛上的树木,带来秋天的气息,将季节的变换融入自然景色之中。“林疏山献状,池漫水分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景象的变化。林木稀疏间,山形显露,池水满溢,水流分流,展现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活力。“鹊喜如窥牖,鸥驯亦并舟”则通过动物的行为,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喜悦。喜鹊仿佛窥视窗内,鸥鸟驯顺地并行于小舟之上,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最后,“一声何处笛,莫遣碧云留”以笛声起兴,引人遐想。笛声从远处传来,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情感或故事,而“莫遣碧云留”则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留恋,希望这份宁静与和谐能够长久保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溪涨、水落的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中动物行为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和谐与美好的向往。
孙觌
724首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猜您喜欢
官桥秋笛
明·陈洸
垒石为桥数百春,恍疑乌鹊驾河津。尘中车马经行古,舆上规模制作新。得意共称题柱客,怜才谁识授书人。清宵惟有桓伊笛,三弄梅花月下频。
江村闻笛
宋·薛季宣
江村风色秋江渺,林薄无人闹幽鸟。长笛一声金吹寒,知有渔舟钓红蓼。
八景歌(其七)
宋·赵汝燧
西岭骤暗销残晖,芷岸兰汀堆夕霏。数声撞空九天半,知有招提隐翠微。风助馀音响崖谷,萧萧暝港孤舟宿。禅关栖鸟争寒木,归僧疾步穿山麓。嗟此何景兮烟寺晚钟,丹青欲尽焉能穷。
江楼闻笛
明·王恭
纤月絓枫林,晴楼覆夕阴。谁家吹凤管,永夜作龙吟。杨柳边头恨,梅花客里新。天明汉江上,唯见水云深。
夕佳亭(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林朝崧
登临携到瓮头春,落日山亭岸葛巾。待鹤未归烟树暝,笛声牛背下来频。
东流阻风
宋·释德洪
秋叶丛边风索索,迎宾亭下水瀰瀰。蓼花深处老渔父,更把床头羌笛吹。
南园
清·王苹
何处箖箊有敝庐,空存老树与清渠。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草色又新秋去后,菊花争放雁来初。菘畦舍北馀多少,取次呼童一荷锄。
晚日溪上望北原作柬管平田
明·张治道
天晴木叶下,溪上不知还。日晚收寒雨,云轻出断山。野情双鸟外,秋水乱鸥间。回首高原暮,何时共一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