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抒情
离别
思念
写春
秋节
怀旧

译文

江南地域辽阔连接着闽越之地,山东的才子佳人常来此地游历。
往前看是重重叠叠难以跨越的屏障,而身后则是激流汹涌,奔腾万里。
早晨,红枫叶随风朝京城洛阳飘去,夜晚,传递文书的鱼儿悄悄游过吴地。
你远行翻过了茱萸覆盖的山岭,我则长久居住在这明亮月光映照的楼台。
楼中满是愁思,眉头紧锁难展笑颜,又来到窗边眺望,期盼早春的到来。
水面上鸳鸯与浮萍刚巧相遇,园子里仙鹤啼鸣,花朵也一同绽放出新颜。
徒然回忆起往昔共枕的甜蜜时光,却再没有了昔日为我描眉的你。
那能照见骨骼的金环谁还会赠予,明镜里只留下自己,尘埃也悄然生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远行的景象和一位女子留守的愁思。开篇两句“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展示了游子的广阔旅途,跨越了江南与山东两个地区,他对这些地方的风光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接着,“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则是游子面对重重阻隔,但依然勇往直前,带着惊喜穿越万里的河流。这两句通过险峻的地理形态,传达了游子的不畏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状态。而“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枫叶随风飘扬,文鱼在夜晚自由穿梭,这些都是游子所见所感的生动写照。诗人接下来转换了视角,进入女子的情怀,“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表达了女子对远去的爱人的思念和自己孤独守望的状态。这里的“茱萸岭”是分离之地,而“明月楼”则是女子日夜思念之所。在这之后,“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窗望早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哀愁,她的心情无法释怀,只能再次走到窗前,期盼着春天的到来。这里“早春”的期待,不仅是对自然季节的渴望,也寄托着她对爱人归来的无限眷恋。接下来的两句“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则是女子所见的景象。鸳鸯在水面上嬉戏,萍初合;园中的花朵也正好盛开。这两句话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映衬出女子的心境,她虽孤独,但依然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美好。“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表达了女子对往昔生活和爱人的深切怀念。这里的“角枕”是古代夫妻共寝之物,女子独自守护着这些记忆;而“画眉人”则是指曾经与她相依为命的人,如今却不复存在。最后,“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则是女子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实孤独状态的一种反差。这里“照骨金环”可能指的是过去爱人送给她的饰物,而“见胆明镜”则是她现在所持有的物品。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手中的旧物与眼前的孤寂,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整首诗通过游子的旅途与女子的守望,勾勒出了一个深情而又遥远的爱情故事。它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递了一种跨越空间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怀恋。

薛道衡

22首
汉族。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