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西
边塞
怀古
抒情
豪放
秋天写景

赏析

这首《申将军歌》由明代诗人陆釴创作,生动描绘了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豪迈的语言,展现了申将军的非凡气魄与卓越才能。首句“申将军,气横八极吞沧溟”,以夸张的手法形容申将军的威猛气势,仿佛能跨越天地,吞没大海,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英雄气概。接着,“金吾奕叶名帝京”则点出申将军家族的显赫地位和在京城的崇高声望。“慷慨独存燕赵种,纵横少学孙吴兵”两句,既赞美了申将军的豪情壮志,又暗示其不同于传统兵法的学习路径,展现出其独特的军事智慧和战略眼光。“忆从射策明光殿,腰县斗金谁不羡”描绘了申将军曾经在明光殿射箭策试,赢得满堂赞誉的辉煌时刻,体现了其非凡的才华和成就。“东海牙旗建柳营,北关铁骑驱沙甸”通过具体的战场场景,展现了申将军的英勇战斗和卓越指挥能力,以及他所带领军队的威猛气势。“将军才略兼文武,紫髯白羽挥尊俎”进一步强调了申将军不仅在军事上杰出,在文治上也同样出色,他的风采和智慧令人敬仰。“秋雨萧铃静虎貔,春风缓带歌鹦鹉”以自然景象衬托申将军的宁静与从容,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坚定与对和平的向往。“檄书昨夜到辕门,禁中颇牧须召君”描述了申将军被朝廷征召的紧急情况,显示出其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责任与担当。“汉骑材官本骁勇,唐家神策号亲军”通过历史典故,赞美了申将军所属部队的英勇和忠诚,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国家支柱的形象。“迩来西北愁备边,登坛谁为勒燕然”表达了对当前边防形势的担忧,并期待有如申将军这样的英雄挺身而出,保卫国家。“纨裤衣冠尽骄脆,氍毹歌舞空妖妍”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浮华与空洞,反衬出申将军及其将士们的真实价值和精神追求。“丈夫志气要磈磊,射雕饮马思青海”表达了申将军及所有男儿的雄心壮志,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施展抱负。“叵平终见玉关开,荐勋先奏金门凯”预示着申将军最终将取得胜利,为国家立下功勋,得到朝廷的嘉奖。“楚江落日风怒号,羡君行色壮秋涛”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既是对申将军即将远行的感慨,也是对其英勇形象的赞美。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塑造了一个充满英雄气概、智勇双全的将军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对和平向往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英雄的深切期待和崇高敬意。

猜您喜欢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