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读书
惜时
春意
失意
人生哲理

赏析

这首诗《偶成》由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与人生失意时的复杂心情。首联“最是贫来韬迹宜,强争枘凿竟忘痴”,开篇即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在贫穷的环境中,诗人选择收敛锋芒,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与冲突,这种智慧与忍耐体现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然而,在这种看似理智的选择背后,隐藏着对强求与执着的反思,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有时过分的坚持与争取反而会陷入痴愚的境地。颔联“客窗诗苦囊兼涩,旅梦春浓老不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生活状态。在简陋的客居中,创作诗歌成为心灵的慰藉,但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苦涩。同时,旅途中春日的浓烈与生机勃勃,却与诗人的年华老去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颈联“失意无成知得少,灰心已久望燃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挫折与失败的深刻理解。在经历多次失意后,他开始认识到成功并非唾手可得,而是在于对失败的接受与反思。内心的灰暗与失望逐渐累积,使得他对未来的希望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产生了怀疑。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矛盾,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尾联“生嫌岂独刘惔妹,难笑东山掩鼻时”以典故收尾,增加了诗作的文化底蕴。这里借用刘惔妹妹的故事,以及东山掩鼻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中保持尊严与自尊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在逆境中寻找自我价值与尊严的重要性。通过这两则典故,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向读者传递了在艰难时刻不屈不挠、坚守自我信念的精神力量。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深刻的哲思,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在逆境中寻求自我价值与尊严的努力。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您喜欢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闭关
唐·白居易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掩关来几时,髣髴二三年。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题蔡济忠所摹御府米帖
宋·张孝祥
生前官职但执戟,身后一字万金直。当时雷霆下收拾,世间不复有遗逸。上清虚皇手自择,编星为囊云作笈。流铃掷火守护密,君从何处见真迹。知君定通玉帝籍,太微垣中赐馀墨。龙腾虎卧摹.....
滇阳病起(其一)
明·程本立
书签药裹客窗间,一月吟成病里闲。日日相看好颜色,人情谁得似青山。
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四)
清·陈维崧
年年竞渡喧歌唱,雪屋崩银浪。如今不见木兰桡,门掩一庭微雨读离骚。风前皓腕缠红缕,往事依稀数。多时忘却辟兵符,今岁重新提起暗嗟吁。
哭周角长(其二)
明·梁宪
骑马归来景色迷,萧条门巷气凄凄。书声此夜人何处,酒醒三更鸟正啼。久写奇方思服食,市来仙药尚封题。年年欲作长生计,岂料途穷日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