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姚
安
白
塔
寺
路
访
鲁
氏
琴
我
有
烟
霞
癖
,
兼
好
太
古
琴
。
只
为
丝
桐
响
,
中
含
太
古
音
。
今
来
抛
掷
久
,
结
习
固
已
深
。
骑
驴
白
塔
村
,
兰
若
共
登
临
。
一
邱
兼
一
壑
,
旷
我
遗
世
心
。
人
言
村
西
舍
,
旧
时
州
别
驾
。
今
为
士
庶
门
,
有
琴
罕
匹
亚
。
惜
无
知
音
者
,
代
远
恐
物
谢
。
闻
言
呼
僮
仆
,
往
步
村
西
麓
。
恍
如
高
士
居
,
亭
榭
有
松
菊
。
问
琴
犹
宛
在
,
挥
麈
启
韫
椟
。
清
风
飒
飒
来
,
遥
闻
响
林
木
。
七
弦
虽
未
安
,
髹
采
若
绮
縠
。
试
弄
三
两
声
,
满
堂
如
空
谷
。
携
之
到
山
中
,
怡
然
百
虑
融
。
老
僧
环
阶
听
,
柱
杖
倚
雕
栊
。
一
弹
还
再
鼓
,
万
壑
生
秋
风
。
初
疑
掷
金
石
,
清
商
发
孤
桐
。
又
如
云
中
响
,
嘹
唳
起
哀
鸿
。
我
怀
殊
默
默
,
我
意
转
恻
恻
。
如
何
大
雅
音
,
遗
置
涧
阿
侧
。
不
入
中
郎
听
,
良
材
悲
屈
抑
。
世
无
广
陵
散
,
人
琴
长
叹
息
。
水
有
时
而
清
,
石
有
时
而
泐
。
吁
嗟
千
载
后
,
清
徽
谁
拂
拭
?
写物言志
山水田园
怀古抒情
古琴词
写景抒怀
秋天之景
古典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烟霞和古琴的热爱,以及在探访白塔村鲁氏琴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古琴艺术的崇敬之情。首句“我有烟霞癖,兼好太古琴”表达了诗人对山水风光与古琴艺术的深厚兴趣。接着,“只为丝桐响,中含太古音”点明了古琴音乐的古老韵味,仿佛能传达出远古的声音。“今来抛掷久,结习固已深”表明诗人对古琴艺术的执着追求,即使长时间远离,这种爱好也根深蒂固。接下来的“骑驴白塔村,兰若共登临”描绘了诗人探访白塔村的情景,与僧侣一同欣赏自然美景。“一邱兼一壑,旷我遗世心”表达了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宁静,远离尘嚣。之后,诗人听说村中有一处旧时州别驾的住所,现在成为士庶人家,但琴声稀少,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惜无知音者,代远恐物谢”表达了对古琴艺术传承的担忧,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艺术会逐渐消失。于是诗人决定亲自前往探访,希望能找到知音。“闻言呼僮仆,往步村西麓”展现了诗人行动的决心。到达后,他发现此处如同高士居住之地,亭台楼阁间种满了松菊,琴声似乎仍然回荡在空气中。“清风飒飒来,遥闻响林木”描绘了清风与琴声交织的画面,仿佛整个森林都在回应这悠扬的旋律。虽然琴尚未完全调好,但其色泽如同精美的丝绸,试弹几声,满堂皆是空谷般的回响。“携之到山中,怡然百虑融”表达了诗人将琴带至山中,心情变得愉悦,各种忧虑都随之消散。老僧在一旁聆听,柱杖倚靠在雕花窗前,诗人继续弹奏,山中万物仿佛都被琴声唤醒,产生秋风之声。“初疑掷金石,清商发孤桐。又如云中响,嘹唳起哀鸿”通过比喻,描绘了琴声的美妙,既有金石般的清脆,又有云中回响的辽阔,如同哀鸿的啼鸣,充满情感。“我怀殊默默,我意转恻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如此高雅的音乐,却难以言表,心中充满了感动与悲伤。最后,“如何大雅音,遗置涧阿侧。不入中郎听,良材悲屈抑”表达了对古琴艺术被遗忘的遗憾,希望有人能理解并珍惜这种艺术。“世无广陵散,人琴长叹息”感叹于没有像《广陵散》这样的经典曲目流传,人与琴的遭遇令人叹息。“水有时而清,石有时而泐。吁嗟千载后,清徽谁拂拭?”以自然界的规律类比,表达了对古琴艺术传承的忧虑,担心千年之后,这种艺术的精髓无人能维护。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古琴艺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