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旦
训
孙
咨
尔
潭
生
,
今
岁
十
六
。
弃
汝
幼
志
,
企
慕
老
宿
。
收
汝
放
心
,
归
就
检
束
。
业
必
精
思
,
书
必
勤
读
。
敬
事
父
母
,
出
入
必
告
。
钦
奉
师
模
,
传
习
必
熟
。
友
爱
同
气
,
如
手
如
足
。
珍
重
自
身
,
如
圭
如
玉
。
非
礼
勿
视
,
祇
污
青
目
。
非
礼
勿
听
,
祇
乱
心
曲
。
非
礼
勿
言
,
言
必
招
辱
。
非
礼
勿
动
,
动
必
非
福
。
翁
作
箴
言
,
尔
其
佩
服
。
念
哉
敬
哉
,
中
有
天
禄
。
亲情
励志
读书
惜时
训诫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经孙在元旦之际对孙子进行训诫之作,旨在教导孙子如何做人处世,以及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原则。诗中首先提到孙子年仅十六岁,已经展现出对年长者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以此为起点,教导孙子要收起浮躁之心,回归正轨,专心学业,勤奋读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业必精思,书必勤读”的学习态度。接着,诗人着重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教导孙子在外出或回家时都要告知父母,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认识。同时,也强调了尊敬师长,学习师长的模范行为,并将所学知识熟练掌握,体现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在友情方面,诗人教导孙子要珍惜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如同手足一般,体现了深厚的家族情感。在个人修养上,诗人提醒孙子要珍爱自己,如同珍视珍贵的玉石,强调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告诫孙子在言行举止上要遵守礼仪,避免不正当的行为,以免带来污点和祸害。通过这些教导,诗人希望孙子能够深刻理解并遵循这些道理,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对后辈的深切期望和教导,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徐经孙
85首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林大理次崖(其一)
明·严嵩
廷尉平反力有馀,昼帘朱墨更忘劬。存疑遍示诸生录,传信新刊两寺书。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