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水田园
读书
抒情哲理
希望符合您的要求。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的《卜居(其二)》。诗中以自嘲和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和生活选择的思考。首联“取称吾才貌,愚溪与寝丘”,诗人自谦地称自己如同愚溪和寝丘一般平凡,暗示自己的才华并不出众,以此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定下基调——淡泊名利,随遇而安。颔联“名斋曰读茧,呼水作诗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他将书房命名为“读茧斋”,寓意读书如同蚕吐丝成茧,既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同时,他将水称为“诗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水为灵感源泉,创作诗歌的生活状态。颈联“贺监湖分曲,张融屋在舟”,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贺监湖指的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居所,湖水曲折,环境幽美;张融则是南朝宋的画家,以画船为居所,寓居水上。这两句通过典故,展现了诗人向往一种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艺术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尾联“元天能自致,三士不须谋”,“元天”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三士”则可能指古代三位贤士,此处借以表达诗人认为自己能够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无需再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建议。整句话传达出诗人对自我实现的自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自我实现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幽默与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猜您喜欢

郑介道见访
宋·许棐
步头杨柳种多年,今日方维胜客船。扫石共看山色坐,枕书同听雨声眠。溪羹旋煮莼丝滑,野饭新炊芡玉圆。不管归心忙似箭,强留吟过菊花天。
往金陵视散原老人因读近诗夜过俞园看梅翌日同游扫叶楼归寄一首丙辰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诗哀馀古人,愈好更可哀。巨刃破愁地,擢数穷根荄。闭门灭闻见,据槁忘形骸。寸心非砥石,忧患滔天来。凉秋把诗卷,再见春已回。众湎一日短,孤撄千劫灰。辍哦语未定,夜破邻园苔。秉.....
秋日巡山和王君实四首(其二)
元·傅若金
衣冠如雨耀神都,郊甸新凉拂马初。日月近临黄阁贵,风云遥限紫宸居。少陵漫拟陈三赋,司马先能著八书。想见九关严守虎,玉堂金殿最清虚。
论语绝句(其五十)
宋·张九成
曾点尝闻鼓瑟希,仲由于此亦奚为。二人风味还应别,不是知音必不知。
胡拱衡峨嵋读书图
元·凌云翰
何处鑋成隐者居,桑麻榆柳翠扶疏。溪环永泰门无辙,山对峨嵋架有书。短帽客来时泛蚁,小舟人到日供鱼。画图一见生诗思,高枕浑疑是我庐。
寄精严谷堂老宿二十年欲访谷堂观笔法因循去未得偶逢水西客沉吟久之因寄此诗
宋·林亦之
隔浦娟娟古佛庐,几回欲去更踟躇。欲誇柳氏元和脚,要问隋僧智果书。见说交情多隽达,每惭识面尚生疏。山头红叶知无限,可许閒人暂寓居。
鹭洲胜会以病阻赴漫占二首(其一)
明·邹元标
懒慢山中学耦耕,丁丁伐木忆同声。天开章贡千年会,人卧衡庐百感生。未许春风分半席,独将明月拥孤城。从来鹭水澄澄绿,好向江门共濯缨。
为陈叔原题渔樵图
元末明初·蓝智
武夷老人年七十,昼业渔樵妻夜织。有儿长大不读书,采山钓濑供衣食。此翁自是神仙徒,床头酒香不用沽。生逢太平少征敛,虽有生产无官租。昨朝自携书一束,过我衡门看秋菊。新图苍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