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秋
(
其
四
)
势
人
既
函
矢
,
丽
子
亦
圜
觚
。
钟
鼓
享
之
背
,
赍
咨
赋
者
诬
。
舟
无
水
可
住
,
琴
不
弦
能
娱
。
二
子
心
差
似
,
不
然
即
钓
徒
。
其他
无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的《体秋》组诗中的第四首。倪元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隐士的形象,通过对比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首句“势人既函矢,丽子亦圜觚”描绘了社会上那些追求权势、名利之人,他们如同箭矢般急切地追逐目标,又如圆规般精确地规划人生轨迹。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势利之人的急功近利和刻意为之的生活态度。接着,“钟鼓享之背,赍咨赋者诬”进一步揭示了这些追求名利之人内心的空虚和被误解的状态。他们虽然表面上享受着钟鸣鼎食的荣华富贵,但内心却背负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无奈。同时,那些为他们赋诗作文的人,或许出于某种目的,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歪曲和不实的描述。后两句“舟无水可住,琴不弦能娱”则转向了对两位隐士的描绘。他们仿佛在寻找一片可以栖息的水域,但却发现没有合适的环境可以安放自己的心灵。同样,他们手中的琴,没有合适的弦,无法弹奏出令人心悦的音乐。这两句诗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了隐士们在现实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艰难与无奈。最后,“二子心差似,不然即钓徒”总结了前文的对比,指出这两位隐士的心境虽各有不同,但都与世俗的追求保持着距离,或许他们选择了一种更为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要么就是像钓鱼人一样,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两种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