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人
解
律
读
书
万
卷
必
读
律
,
此
语
偶
自
坡
公
出
;
其
实
二
者
匪
殊
观
,
治
心
救
世
理
则
一
。
书
之
注
疏
多
于
书
,
律
亦
如
是
贵
详
悉
。
后
生
聪
明
且
轻
薄
,
瞥
眼
看
律
如
驰
驿
;
句
可
割
裂
字
可
删
,
顿
令
本
文
无
完
质
。
律
文
尚
遭
刽
子
手
,
区
区
民
命
复
何
有
!
民
命
纵
为
君
所
轻
,
舞
文
无
乃
露
其
丑
;
君
久
自
负
读
书
人
,
只
恐
读
书
亦
失
真
。
读书哲理
忧民抒情
惜时哲理
赏析
这首诗名为《听人解律》,作者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卢若腾。诗中,诗人以读书和学习法律律例为主题,批评了当时一些年轻人对待律法的轻率态度。他认为,尽管读书万卷,尤其律法这类关乎社会秩序的学问,应当深入研习,不可草率对待。律文中的注疏犹如书的补充,需要详细理解,否则可能会割裂文义,导致法律条文失去完整性。诗人指出,如果连法律解释者都像“刽子手”般随意解读,那么普通民众的生命权将受到威胁。他进一步批评那些自诩为读书人的统治者,担心他们过度依赖读书,却可能因此失去了对真理的追求,甚至在处理政务时暴露了不尊重生命、玩弄文字的丑陋一面。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在学术研究和权力运用中应持严谨态度,不可轻视任何法规的细节与精神实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