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檀
越
写
弥
陀
经
正
信
偈
发
愿
文
稽
首
十
方
佛
,
弥
陀
圣
中
尊
。
方
等
修
多
罗
,
一
切
法
宝
藏
。
观
音
及
势
至
,
大
地
菩
萨
僧
。
我
以
诚
信
心
,
刻
板
并
印
造
。
阿
弥
陀
经
卷
,
及
以
正
信
偈
。
旋
造
各
一
万
,
施
四
众
受
持
。
偈
以
发
信
心
,
经
以
资
读
诵
。
若
有
每
日
中
,
至
少
诵
三
卷
。
年
诵
千
八
十
,
十
年
万
八
百
。
况
复
多
诵
者
,
及
历
多
年
数
。
如
是
积
功
德
,
自
然
生
佛
前
。
我
此
万
卷
经
,
随
所
流
布
处
。
极
少
得
一
人
,
诵
持
生
净
土
。
我
愿
承
此
力
,
决
定
生
彼
国
。
况
复
于
多
人
,
人
亡
经
复
在
。
展
转
相
传
授
,
是
名
无
尽
灯
。
灯
灯
相
照
耀
,
破
生
死
长
夜
。
显
出
佛
菩
提
,
究
竟
悉
同
生
。
常
寂
光
净
土
,
持
此
清
净
福
。
回
向
奉
君
亲
,
我
国
圣
帝
王
。
及
圣
后
圣
位
,
仁
寿
各
万
年
。
覆
育
群
氓
类
,
我
父
母
眷
属
。
怨
亲
非
怨
亲
,
咸
承
胜
善
根
,
同
生
安
养
国
。
佛教信仰
励志
传教
赞颂
读书
写景
抒情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众生福祉的深切关怀。诗中首先对十方佛及弥陀佛表示敬意,强调了《方等修多罗》中的法宝价值,特别是观音和势至两位大菩萨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刻板印造《阿弥陀经》和正信偈,希望这些经典能广为流传,激发大众的信仰。诗人设定诵经的修行目标,鼓励人们每日至少诵读三卷,甚至长期坚持,认为这样可以积累功德,最终引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他祝愿经书流传广泛,哪怕有人过世,经文仍能继续传承,如同不灭的明灯,照亮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他还祈愿诵经者的善行能惠及君亲、国家以及所有众生,共同成就佛果,进入常寂光净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佛教徒对佛法传播和众生福祉的深深热忱,具有强烈的教化和激励作用。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康熙戊戌六月朔奉命册封琉球述怀三首(其一)
清·徐葆光
我生寡行役,敦敦守书案。少长太湖旁,临涯渺无岸。朅来京国游,涉江已三叹。浊流益奔驶,疑向银河乱。今将事澥东,宠命贲冗散。皇灵畼九垓,当险敢云惮。衔纶出区夏,邮签浩难算。八.....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