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六
观
经
颂
·
下
品
下
生
有
作
五
逆
十
恶
业
,
应
堕
地
狱
受
诸
苦
。
临
终
遇
劝
念
弥
陀
,
决
定
超
生
于
彼
土
。
励志
佛教哲理
劝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下品下生》中的一段。它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佛教中的业力和轮回观念。"有作五逆十恶业",指的是做了严重的罪行和恶行,如背叛、杀戮等。"应堕地狱受诸苦",表达了这些恶行的后果,即死后会遭受地狱的痛苦。然而,"临终遇劝念弥陀",意味着在面临死亡时,如果能接受佛的教诲,念佛号如弥陀(即阿弥陀佛),则"决定超生于彼土",即有望往生净土,得到解脱。整首诗强调了善恶报应和信仰的力量,体现了佛教的救赎思想。
猜您喜欢
偈
宋·释宗演
猴王久受幽沉苦,法力冥资得上天。须信自心元是佛,灵光洞耀没中边。
勉日藏主书楞严
宋·释云岫
银钩铁画胸中有,得誉多因写外书。何似回心归内典,楞严经卷著工夫。
行香子·劝人改恶迁善
元·王处一
欲躲灾凶。心喜颜红。把般般、万事休穷。当持净念,钦慕玄风。每乐真欢,搜真趣,悟真空。朗月当胸。照破邪踪。有云朋、霞侣相逢。同超法界,共返仙宫。礼大罗尊,诸天圣,玉虚宗。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十五)因乐求贤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临观非德义,其乐未为广。劝善以戒恶,辅?资忠谠。晋侯诚渴贤,司马应上赏。
临江仙
元·谭处端
虚幻浮花休苦恋,南辰北斗频移。暗更绿鬓尽成丝。百年浑似梦,七十古来稀。奉劝人人须省悟,轮回限到谁知。修行宜早不宜迟。从前冤孽罪,要免速修持。
同轮歌
宋·释印肃
应机互换不空同,任运随时转此公。岂用千寻麻索拽,指端轻拨满寰中。活泼泼,耀玲珑,相继联绵不断穷。谁识那边关捩子,闲摇取笑各西东。能应也资慵,无求不得此轮中。坠石此时犹拙计.....
偈二十七首(其十七)
宋·释绍隆
田地隐密,鬼家活计。从空放下,坐井窥天。虎丘门下,不说老婆禅。只要诸人眼横鼻直,三十年后免得敲■打瓦。
十劝(其一)
唐·傅翕
劝君一,专心常念波罗密。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浊三涂自然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