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穿
穿
穿
边塞
战争
写景
抒情
赞颂
地理
地点
风俗习惯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安南即事》描绘了安南(今越南)地区在元朝时期的风俗、政治、社会状况,以及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安南地区的独特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首句“圣德天无外,恩光烛海隅”开篇即表达了对元朝皇帝圣德的赞美,以及其恩泽遍及四方的宏大愿景。接下来的诗句则详细描述了元朝对安南的治理,包括派遣官员、军事部署、文化影响等方面。“万里秋持节,千军夜执殳”描绘了元朝官员远赴安南执行任务的场景,体现了其对边疆的重视。接着,“前驱严弩矢,后爨拥樵苏”则展示了军队的严阵以待,以及后勤保障的细致周到。“下俗浇浮甚,中华礼乐无”对比了安南与中原文化的差异,指出安南社会风气的浮躁,以及传统礼仪的缺失。随后的诗句继续描绘了安南地区的风俗习惯、宗教活动、法律制度、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特点,展现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最后,“沐薰陈此什,礼部小臣孚”表达了诗人对元朝政策的认同和支持,以及作为朝廷官员的责任感。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安南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多元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尊重。综上所述,《安南即事》是一首深刻反映元朝时期边疆治理与文化交流的作品,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安南地区的独特风貌及其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陈孚

291首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