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申
拟
古
(
其
四
)
客
从
远
方
来
,
云
是
江
汉
民
。
流
氛
遍
南
土
,
家
室
无
完
存
。
大
将
日
高
宴
,
而
以
捷
书
闻
。
可
怜
七
萃
士
,
涣
然
若
浮
云
。
远
近
事
剽
掠
,
安
辨
寇
与
军
。
好
乱
岂
天
性
,
贼
众
多
饥
人
。
战乱
民生
抒情
离别
边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背景下民众生活的艰辛图景。"客从远方来,云是江汉民",开篇以客人的口吻,揭示了江汉地区人民的苦难,他们流离失所,如同浮云般无定。"流氛遍南土,家室无完存",进一步强调战争的破坏,连百姓的家园都未能幸免。"大将日高宴,而以捷书闻",对比鲜明,将军们在享受胜利的盛宴,而民间却是哀鸿遍野。"可怜七萃士,涣然若浮云",诗人对那些英勇的士兵表达了同情,他们在战乱中显得如此无力,如同散乱的浮云。"远近事剽掠,安辨寇与军",揭示了混乱局面下难以分辨敌我,无辜百姓深受其害。最后两句"好乱岂天性,贼众多饥人",诗人质问,难道好战是人的天性吗?指出战乱的根源在于贼寇和饥饿的民众,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深深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质问,展现了战乱时期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