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夏
后
晴
游
我
庄
郊
出
不
知
昨
夜
雨
,
日
高
烟
翠
湿
空
林
。
杨
花
欲
尽
村
村
雪
,
梅
子
先
传
树
树
金
。
笑
向
市
城
开
俗
眼
,
喜
从
园
野
见
吾
心
。
绕
亭
溪
啻
千
千
竹
,
夏
日
黄
鹂
更
好
音
。
写景
田园
夏天
鸟
赞美
抒情的写景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立夏后晴游我庄》描绘了立夏之后的一次晴朗出游经历。首句“郊出不知昨夜雨”,写出了诗人早晨出行时并未察觉昨晚下了雨,暗示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接着,“日高烟翠湿空林”描绘了阳光透过晨雾,照在湿润的树林上,一片翠绿,显得生机盎然。“杨花欲尽村村雪,梅子先传树树金”运用了比喻,将飘落的杨花比作即将消逝的春雪,而梅子熟透的金黄色则象征着初夏的到来。这两句富有诗意,形象地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乡村景色的美丽。“笑向市城开俗眼,喜从园野见吾心”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疏离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他以微笑面对世俗的眼光,更愿意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喜悦。最后,“绕亭溪啻千千竹,夏日黄鹂更好音”描绘了亭子周围溪水潺潺,成千上万的竹子环绕,夏日黄鹂的鸣叫声更是增添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诗人以黄鹂的鸣叫作为结尾,寓言了生活中的美好声音,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都市生活的淡然态度。
李梦阳
2163首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