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寄
何
舍
人
仲
默
九
日
无
朋
花
自
开
,
登
楼
独
酌
当
登
台
。
孤
城
落
木
天
边
下
,
万
里
浮
云
江
上
来
。
但
遣
清
尊
常
不
负
,
从
教
白
发
暗
相
催
。
梁
南
楚
北
无
消
息
,
塞
雁
风
高
首
重
回
。
重阳节
写景
秋节
抒情
友情
登高望远
感慨年华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九日寄何舍人仲默》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无人相伴的孤独情境。首句“九日无朋花自开”表达了诗人独自赏花的寂寥,即使节日里菊花盛开,也没有朋友相伴。接着,“登楼独酌当登台”写出了他登高饮酒,试图以酒消愁的场景。“孤城落木天边下,万里浮云江上来”两句,通过描绘孤城、落叶和远方的浮云,营造出辽阔而寂寥的意境,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人借酒浇愁,希望清酒能常伴左右,不辜负这佳节时光,然而“但从教白发暗相催”,又流露出岁月无情催人老的感慨。最后两句“梁南楚北无消息,塞雁风高首重回”,诗人感叹与朋友何舍人仲默音信全无,只能望着南飞的大雁,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同时借塞雁归巢的形象,表达自己渴望团聚的心愿。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重阳佳节的孤独心境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李梦阳
2163首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