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王
立
之
腊
雨
城
南
宅
,
冲
寒
忆
屡
陪
。
拊
怜
庭
下
石
,
问
讯
竹
间
梅
。
诸
子
应
门
立
,
群
公
跋
马
回
。
不
知
多
病
后
,
谁
与
倒
樽
罍
。
写景
怀旧
友情
秋节
腊月
季节转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寂的情感。开篇“腊雨城南宅,冲寒忆屡陪”两句,设定了一个朦胧的冬日雨景,其中“腊雨”指的是冬天的细雨,“城南宅”则是诗人居所。而“冲寒忆屡陪”表达了诗人独处时对往昔交游的怀念,"冲寒"形容气氛之冷清,而"忆屡陪"则透露了一种对过去共度时光的温馨记忆。接着“拊怜庭下石,问讯竹间梅”两句,诗人通过触摸庭院中的石头,感受着自然的温度,同时也向竹林中尚存的梅花询问。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沉思。“诸子应门立,群公跋马回”一句,则描绘了一种热闹场面。"诸子"指的是家中的儿女,"群公"则是指来访的宾客。然而这种景象在诗人眼中似乎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无法复返的感慨。最后,“不知多病后,谁与倒樽罍”两句,则抒发了诗人的忧虑和无奈。在长期患病之后,诗人意识到自己可能再也无法享受与旧友畅饮之乐,因此“谁与倒樽罍”成为了一种对未来渺茫的担忧,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家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怀旧情以及对健康衰退的无力感。
晁冲之
180首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猜您喜欢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清河村舍与闻唐二公小酌
明·严嵩
十里清河去未遥,暖烟秋色过枫桥。柳条惊风故零乱,茆屋枕溪还寂寥。谁家砧杵敲寒练,客子风尘换敝貂。乘兴且倾黄菊酒,还家须忆紫宸朝。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