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
戌
清
明
在
吴
去
春
阅
武
于
河
朔
今
被
召
参
贰
大
农
悦
然
有
感
前
载
赏
花
乡
国
中
,
三
行
粉
面
绮
罗
红
。
去
看
持
斧
边
城
下
,
十
万
军
声
鼓
吹
雄
。
每
岁
春
辉
长
忽
忽
,
此
时
朝
骑
又
匆
匆
。
却
将
半
暗
尘
沙
眼
,
去
看
东
都
御
柳
风
。
写景
春天
边塞
怀古
抒情
记事
悼亡
怀乡
思乡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赏花的场景,开篇即以“前载赏花乡国中”设定了轻松愉悦的氛围。"三行粉面绮罗红"则是对美好景致的细腻描写,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文雅生活的一隅。然而,紧接着“去看持斧边城下,十万军声鼓吹雄”一句,则突然转向战争与武力的描述。这不仅突出了宋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防御和军事力量的关注。"每岁春辉长忽忽,此时朝骑又匆匆"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急迫感,春天本应是悠闲享受美景的时候,却因为公务繁忙而无法停留,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冲突。最后“却将半暗尘沙眼,去看东都御柳风”一句,则又回归到了对自然景致的观察和欣赏。这里的“半暗尘沙眼”可能隐喻着诗人的目光穿过世俗的纷扰去寻找真实之美,而“去看东都御柳风”则是诗人对于皇家园林中春日景致的一种向往和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以及对生活多面性的感悟。
元绛
52首
元绛(1008—1083),字厚之,钱塘人,一说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学家。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岁能作诗。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迁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侬智高反岭南,宿军邕州;绛供军饷有功。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丰六年卒,年76,谥“章简”。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