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
咏物
情感
闺怨
节候
夏病
场景
病中景

赏析

这首词以"薄倖"为题,描绘了主人公疟疾缠身的痛苦与孤独心境。"依依孤影"形象地刻画出病者的落寞,仿佛在梦境中挣扎,无人能解。"蝶嗔蜂怒"比喻疟疾发作时的剧烈不适,"炎凉无准"则暗示病情的反复无常。词人感叹即使有药也无法根治,只能独自面对炉火取暖,内心的苦楚难以言表,只能让清泪滴尽。"去过酉、来先午"描述了疟疾发作的时间规律,夜晚尤为严重,"断鸿叫破残阳冷"则增添了凄冷的氛围。词人形容自己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直至天明。"晚山如镜"和"小柴扉静锁"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压抑的环境,生命的气息仿佛即将耗尽。最后,词人期盼春天早日到来,但又担心东风(可能象征疾病)不愿离去,表达了对康复的深深忧虑。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生动展现了疟疾患者内心的煎熬与无奈。

贺双卿

16首
清代康熙、,江苏金坛薛埠丹阳里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双卿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十余岁就做得一手精巧的女红。长到二八岁时,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双卿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天赋、最具才华的女词人,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玉簪
元·刘因
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一)
明·宁献王
宫花著雨渐应稀,柳絮因风不肯飞。恰似太真春睡重,玉容娇惰不胜衣。
闺人赠远五首(其五)
唐·王涯
洞房今夜月,如练复如霜。为照离人恨,亭亭到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