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夏
即
景
禹
甸
蓄
馀
春
,
花
明
楝
子
辰
。
麦
瓜
慈
母
禄
,
盐
豆
稚
儿
珍
。
蚕
箔
收
邻
户
,
牛
车
动
隔
津
。
腰
镰
期
利
用
,
先
试
伐
荆
榛
。
写景
夏天
田园
赞美
民谣
夏至
亲情的母爱
农作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农村生活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首句“禹甸蓄馀春”,以禹甸象征古代中国的广大土地,春天的气息依然在大地上留存,预示着生机勃勃的季节即将过去,转入更为成熟的夏季。接着“花明楝子辰”一句,点明时间是楝树开花的时刻,花色明艳,渲染出初夏特有的色彩与氛围。“麦瓜慈母禄,盐豆稚儿珍”两句,通过描写母亲为孩子准备食物的情景,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慈母用麦和瓜为孩子准备食物,盐豆则是孩子们的美味,体现了对孩子的关爱与呵护。“蚕箔收邻户,牛车动隔津”描绘了乡村的劳作场景。邻家的蚕箔已经收起,意味着养蚕季节接近尾声;牛车在河对岸活动,可能是运输作物或农具,展现了农民们辛勤的劳作生活。最后,“腰镰期利用,先试伐荆榛”表达了农民们对于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的期待,以及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与尊重。腰间挂着镰刀,准备收割庄稼,同时也不忘清除田间的杂草荆棘,保持土地的整洁与肥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农村的生活场景,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有对农民劳作与家庭生活的温馨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猜您喜欢
扬州民为杜亚诵(其一)
唐·佚名
膴膴原田,自今以始,岁其丰年。
鹧鸪天五首(其三)
清·李慈铭
夏里山阴总是秋,清凉五月足勾留。乱蝉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结楼。村落静,野塘幽,藕花多处便停舟。披衿别人风前思,闲向桑阴看饲牛。
满江红(其九)倦游初归顾庵绎堂处实既庭枉集草堂用顾庵原韵
明末清初·尤侗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养心殿晚坐
清·爱新觉罗·弘历
园亭多水木,自是气清凉。宫禁翡翠瓦,五雉围红墙。夏候所弗宜,暖气蒸炎阳。朝仪讵可阙,适已宁云臧。兹来乃迥别,竟日爽风飏。立秋迟三日,律先报白藏。晨从郊外来,多稼云将黄。既.....
南迁途中作七首·溪翁
唐·吴融
饭稻羹菰晓复昏,碧滩声里长诸孙。应嗟独上涔阳客,排比椒浆奠楚魂。
草堂杂兴十首(其六)
明·董纪
我亦西郊有草堂,绿阴门巷麦风凉。缲车索索鸣中廇,烟火依依接近疆。溪女缬裙提瓮汲,邻翁挟俎隔田穰。熙熙实有先民乐,不比桃源事渺茫。
闰上浣同德久子侄辈避暑退居即事
宋·许及之
说著退居心已惬,湖山何况傍绳床。虽无瑟瑟松杉韵,自觉愔愔枕簟凉。茗碗亲来诗有思,藕花多处语犹香。一旬一日恩休沐,今日恩随日更长。
昼夜乐·同郁彝斋鼎钟、施可斋英兄莲舫集金沙港赏荷
清·黄燮清
游人合是风吹聚。共领略、林泉趣。四围山色飞来,都被酒杯承去。水外烟痕烟外树。衬数点、画中楼宇。随意放中流,好寻他鸥鹭。木兰船系垂杨渡。正红衣、隔秋浦。两般酒气花香,别有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