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绛
唇
折
柳
尊
前
,
离
亭
歌
罢
西
风
冷
。
路
遥
酒
醒
。
立
尽
斜
阳
影
。
流
水
行
云
,
从
此
知
难
定
。
阑
休
凭
。
月
残
烟
暝
。
总
是
凄
凉
境
。
离别
思念
写景
抒情
秋日
凄凉
怀旧
悼亡
赏析
这首《点绛唇》由清代诗人孙云凤所作,以折柳、尊前、离亭、西风、流水、行云等意象构建了一幅离别与思乡的凄美画面。“折柳尊前”,开篇即以折柳这一传统离别习俗入题,暗示了即将分别的情景。“尊前”二字则点明了饮酒饯别的场景,渲染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离亭歌罢西风冷”,在离亭中唱完离别的歌曲后,西风已至,环境变得寒冷,进一步烘托了离别的凄凉气氛。“路遥酒醒”,随着旅途的遥远,酒意也渐渐消散,预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立尽斜阳影”,在夕阳的余晖中,诗人独自站立,直到影子拉长,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长时间的等待与思念。“流水行云,从此知难定”,流水和行云象征着离人的去向,难以预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离人的深深忧虑。“阑休凭,月残烟暝”,夜幕降临,月色残缺,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孤寂、幽暗的夜晚景象,加深了离别的哀伤之情。“总是凄凉境”,最后,诗人感慨道,无论何时何地,这离别后的境遇总是充满了凄凉,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念奴娇
宋·程垓
秋风秋雨,正黄昏、供断一窗愁绝。带减衣宽谁念我,难忍重城离别。转枕褰帷,挑灯整被,总是相思切。知他别后,负人多少风月。不是怨极愁浓,只愁重见了,相思难说。料得新来魂梦里,.....
团扇郎
明·李攀龙
白团扇。明月入君怀,清光满流盼。霜雪散炎天,是侬歌始变。合欢自一时,秋风欢不见。
感旧(其一)
清·冯班
素质先春迥出群,相思何处梦纷纭。莫言荡妇楼中粉,只是仙人岭上云。半树临风惊晓色,一枝如雪立斜曛。偏怜最有池中水,才得冰开已照君。
孤鸾·闺忆
清·佟世南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
恻恻吟(其四十一)
明·彭日贞
琴心永托伴閒居,远别犹勤一纸书。弹指转缘伤浅促,文君无望诔相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