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蝉
应
让
鸣
秋
类
,
余
情
尚
自
吟
。
风
寒
秋
叶
薄
,
日
暮
抱
枝
深
。
久
畏
螳
螂
伺
,
初
联
蟋
蟀
音
。
新
霜
应
不
远
,
怜
尔
伏
冬
心
。
咏物
写鸟
秋节
情感
怜惜
季节
赏析
这首《秋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蝉在深秋时节的生存状态与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应让鸣秋类,余情尚自吟”两句,既点明了秋蝉作为秋季鸣叫的代表,又表达了它虽处萧瑟之秋,仍能寄托余情,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不屈。“风寒秋叶薄,日暮抱枝深”描绘了秋蝉在寒冷的秋风中,紧抱着树枝,仿佛在抵御外界的侵袭,寻找着最后的庇护之所。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秋蝉的生存环境,也暗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脆弱与顽强。“久畏螳螂伺,初联蟋蟀音”则进一步揭示了秋蝉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长久以来,它们时刻警惕着潜在的捕食者,如螳螂,同时也在尝试与新的生命伙伴——蟋蟀建立起联系,展现了一种在逆境中寻求共生与和谐的努力。“新霜应不远,怜尔伏冬心”则将视角转向未来,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严冬。在这之前,秋蝉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冬的临近,它们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秋蝉生存状态的同情,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秋蝉》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秋蝉在特定季节的生命状态,更触及了关于生命、生存、适应与希望的普遍主题,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金液还丹歌(其十七)
唐·元阳子
阴阳冥寞不可知,青龙白虎自相持。年终变转自相啖,白虎制龙龙渐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