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
君
出
塞
马
上
风
云
鬓
上
沙
,
满
腔
心
事
付
琵
琶
。
君
前
恩
眷
终
身
感
,
画
里
形
模
几
笔
差
。
绝
域
春
惊
胡
地
雪
,
穹
庐
夜
梦
汉
宫
花
。
中
原
自
古
和
戎
误
,
青
冢
荒
凉
对
日
斜
。
边塞
写景
抒情
历史怀古
人物
亲情
乡愁
赏析
这首诗《昭君出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历史故事。首句“马上风云鬓上沙”形象地展现了昭君离开汉宫时的壮丽与悲凉,马蹄声中夹杂着风沙,象征着她命运的飘摇不定。次句“满腔心事付琵琶”,通过琵琶这一乐器,将昭君内心的复杂情感倾诉出来,琵琶声中蕴含着她的思念与哀愁。接着,“君前恩眷终身感”一句,表达了昭君对汉元帝的深情与不舍,即使在君前,她心中仍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画里形模几笔差”则暗示了历史记载与真实情感之间的微妙差异,昭君的形象在后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又难以完全捕捉到其内心的真实感受。“绝域春惊胡地雪,穹庐夜梦汉宫花”两句,对比了塞外的寒冷与中原的温暖,昭君在异国他乡所经历的季节变换,以及她在夜晚梦回汉宫的情景,凸显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后,“中原自古和戎误,青冢荒凉对日斜”总结了历史的教训,指出古代和亲政策的局限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感慨,青冢的荒凉与日落的景象形成了一种凄美的画面,让人不禁为昭君的命运感到惋惜。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历史与文化层面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