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月
二
十
九
日
偕
徐
汉
卿
、
易
念
堂
、
刘
伯
蒪
、
陈
晴
陔
诸
大
令
,
黄
庆
生
副
戎
,
策
马
出
城
二
十
里
,
游
葡
萄
沟
。
其
地
山
环
水
抱
,
柳
暗
花
明
。
葡
萄
尤
为
其
土
产
,
蔓
生
陇
畔
,
十
余
里
无
隙
地
,
同
人
登
农
家
小
楼
茶
话
眺
览
至
足
乐
也
。
归
而
赋
之
二
首
(
其
一
)
相
约
春
游
同
出
城
,
驱
车
浅
草
马
蹄
轻
。
花
迎
远
客
都
含
笑
,
犬
吠
生
人
不
住
声
。
桑
柘
半
村
阴
未
密
,
葡
萄
十
里
蔓
交
横
。
小
楼
也
适
登
临
兴
,
山
色
溪
光
照
眼
明
。
写景
春天
田园
咏物
葡萄
抒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三月春日一同出游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郊游的愉悦与自然风光的美丽。首句“相约春游同出城”,开门见山地点明了出游的主题和参与者的共同愿望。接着,“驱车浅草马蹄轻”一句,生动描绘了驾车穿行于浅浅草地上的轻松景象,马蹄轻盈,映衬出春日郊游的闲适氛围。“花迎远客都含笑,犬吠生人不住声”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朵和犬吠赋予了人的情感,花朵似乎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而犬吠则持续不断,增添了旅途中的生机与活力。“桑柘半村阴未密,葡萄十里蔓交横”描绘了沿途的乡村景色,桑树和柘树的枝叶虽未完全茂密,但已初显绿意;葡萄藤蔓在田间纵横交错,延伸了十里的长度,展现出丰富的农耕特色。“小楼也适登临兴,山色溪光照眼明”最后两句,写出了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一行人登上农家小楼,享受着茶话与眺望的乐趣,山色与溪光映入眼帘,明亮而清新,为这次春游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郊游的美好时光,以及与朋友共度的欢乐与自然美景的和谐交融,是一幅充满生机与喜悦的春日出游画卷。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