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午
庄
方
伯
七
夕
原
韵
佳
节
无
端
动
旅
愁
,
明
河
遥
看
渡
牵
牛
。
九
州
儿
女
穿
针
夜
,
四
海
词
人
折
桂
秋
。
郢
曲
喧
传
绝
域
外
,
凯
歌
听
唱
大
刀
头
。
时
平
不
废
防
边
略
,
铁
笛
寒
声
隐
戍
楼
。
节日
边塞
抒情
七夕节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七夕佳节,游子在外,触景生情,引发思乡之愁。诗人以“明河遥看渡牵牛”开篇,将银河与牛郎织女传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九州儿女穿针夜,四海词人折桂秋”两句,既展现了民间传统习俗,又暗喻文人墨客在秋日里挥毫泼墨,才华横溢。接下来,“郢曲喧传绝域外,凯歌听唱大刀头”则进一步拓展意境,将地方戏曲的热闹与边疆将士的凯旋歌声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浓厚的民族自豪感。最后,“时平不废防边略,铁笛寒声隐戍楼”两句,既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珍惜,也暗含对边防将士坚守岗位、保家卫国的敬意。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厚意,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