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日写景
夜读抒情
读书惜时
秋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的宁静与孤独之美。首句“寥寥天地雁声孤”以雁鸣作为背景音,渲染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雁的孤单叫声在广袤的天地间回荡,给人以深深的孤独感。接着,“树梢星河淡欲无”一句,将视线转向天空,描绘出星河稀疏、仿佛即将消失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冷清。“凉月当窗清不寐”则将视角拉回室内,通过“凉月”这一意象,不仅点明了时间(夜晚),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凉与静谧,以及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最后,“挑灯夜起读阴符”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活动——读书,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内心寻求慰藉和寄托的方式,体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寂静时的坚韧与自我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秋日夜晚的独特韵味,以及人在自然与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猜您喜欢

首夏圆明园(其三)
清·爱新觉罗·弘历
谁云常住不迁流,信是光阴逝水遒。二十年来消底事,长春仙馆顿长秋。
秋日瀛台集臣工宴赏既仿柏梁体联句复召大臣及内廷翰林等三十八人用唐臣李峤侍宴甘露殿诗为韵依前岁翰苑故事朕成首什及末章群臣以次分赋(其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兰舟玉蝀风,珂马金鳌月。令日秩威仪,文筵盍簪笏。皇祖垂芳型,元臣会华发。旨酒於以柔,晚香犹未歇。拈诗得李峤,成序怀王勃。申咨山甫俦,其何补衮阙。
秋日柬方晦叔两江
明·谢榛
端居何思远,名士亦心劳。巨笔凌班史,秋怀得楚骚。窗虚清桂露,庭迥急松涛。诗草人争写,三齐纸价高。
秋日过龙兴观墨池
唐·李翔
独登仙馆欲从谁,闻有王君旧墨池。苔藓已侵行履迹,洼坳犹是古来规。竹梢声认挥毫日,殿角阴疑洗砚时。叹倚坛边红叶树,霜钟欲尽下山迟。
秋日杂诗二十首(其十三)
清·孙元衡
物情殊熳烂,问俗竟何如。乐事喧鼍鼓,哀音转犊车。蕃荒逃火鹿,海熟上潮鱼。生理无妨陋,安恬可瑟居。
书怀(其一)
明末清初·张穆
湖堤树昔手中栽,岁岁成花几见开。秋水暗添鱼欲舞,晚烟横断鹤忘回。沙棠舟小僧同泛,蓬荜门深客肯来。尚忆故林归未就,独吟空笑老相催。
声声慢·赋白菊寄洗红仙馆
清·蒋春霖
秋痕欲化,冷梦初圆,閒庭似带新霜。病起西风,眉印浅褪宫黄。徐娘渐羞剩粉,问何时、偷种柔乡。明月底,怪飞来寒蝶,无处寻香。姑射仙姿何处,记红萸乌帽,看舞霓裳。酒晕全消,篱外.....
中秋新桥驿次去年诗韵
明·吴与弼
何处中秋对月圆,新桥旅泊近人烟。西江皓彩阻千里,北阙清光隔九天。画舫独吟河水曲,银灯高照驿楼前。时逢乡友谈萍梗,华发添明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