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
秋怨
写景
抒情
离别
山水
思乡
怀古
秋节
咏物

赏析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甘州·秋怨和屯田》以秋日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开篇“望遥天莽莽暮云平”,描绘出辽阔苍茫的秋日傍晚景象,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下来,“客中又惊秋”点明词人旅居他乡,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正凉生桂户,叶分苔砌,人倚危楼”细致描绘了秋夜的清凉,以及词人独自凭栏的孤寂,通过“叶分苔砌”和“人倚危楼”的细节,强化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底事又添新恨,旧恨几曾休”表达了词人旧有的愁绪未曾消减,反而因新愁而加重。“但怪年华去,似水长流”感叹岁月如流水般无情流逝,加深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下片“莫问故园音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家园荒芜的想象。“连番思去,临去却还留”揭示了词人矛盾的心情,既渴望离去又难以割舍。结尾“向他时、新诗准备,有庐山、山色待归舟”寄寓了词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有归舟载他回归自然,暂时忘却离愁。然而,“数愁时候,休数离愁”再次强调,无论何时何地,离愁始终伴随着他。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复杂的心境,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是一首富有深情的秋日离愁之作。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