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秋景
咏物
佳节
情感
思乡
怀古
四季转换
时光
赠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宿鸟喧眉雾雨收",以鸟鸣声打破清晨的静谧,雾气散去,暗示新的一天开始。"桐阴凉重怯当楼",写出了梧桐树荫带来的清凉,但诗人却因高楼而感到孤独。"人如弓月明残夜",比喻人在月光下形单影只,如同拉满的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深夜未眠的情境。"天遣猩红点素秋",用猩红的秋叶点缀素白的季节,寓意生活中的些许色彩,尽管凄凉,但仍带有一丝生机。"倦眼自输蜂蝶乐,不毛难语稻粱谋",诗人感叹自己疲倦的心无法分享蜜蜂蝴蝶的快乐,也无法像稻粱那样为生存而忧虑,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淡泊。最后两句"垂云力尽追风老,那用张生发四愁",诗人以垂暮之年比作飘摇不定的浮云,表达岁月流逝的无力感,同时引用张生的典故,表示自己无需再为生活琐事而烦恼,流露出一种超脱的豁达。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人生阶段的自我反思。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题赵学士色竹图
元末明初·刘基
竹性本孤直,磬折良可怜。由来刚介有摧挫,岁寒然后知真坚。虚堂无人清气会,日满高林风影碎。漆园胡堞去茫茫,今落潇湘苍玉佩。我思美人淇水隈,路永莫致增悲怀。雪霜纷糅嘉实晚,不.....